标题:广东人最喜欢的端午节 内容: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重要的节日端午节。 在云浮,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端午节期间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云浮人的端午节可见“仪式感”满满↓↓↓家里粽香,代代传承6月1日,云城街迳口新村,甘妈妈家里热热闹闹,女儿、孙女和左邻右里一屋里人在包碱水粽。 女儿甘桂连最喜欢回来包粽,她说在老宅陪伴母亲和家人一起包粽是一种非常幸福甜蜜的享受,看着温暖的炉火,呼吸着芳香的蒸气,觉得粽子都特别好吃。 包粽起锅传承大人们在包粽,小孙女潼潼也要过来有模有样的包起来:摊开粽叶——把碱水糯米放上去——卷好——绑——完成。 在场有人对潼潼说,这是你自己送给自己的“六一”最好的礼物。 她开心地笑了。 华衣飘飘,浓情端午5月29日,一间名叫“素雅小院”小楼院子里,一群汉服爱好者在此以华衣飘飘盛装出席,用传统的方式举行端午节纪念活动。 沐兰汤,去晦气系彩绳,祈福纳吉他们沐兰汤,系五彩绳,每个环节都是按传统记载的来完成。 沐兰汤去除晦气,据了解,沐兰汤里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活动中还有系五彩绳祈福纳吉、制香囊祛邪解毒以及射五毒祈平安。 射五毒,祈平安包粽子 猜灯谜6月3日,由市文化馆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2022年云浮市端午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在市文化馆正门前广场举行。 当日清晨,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早已把粽叶、糯米等材料整齐地摆放好。 9时许,活动正式开始,大家有序地围在一起,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将粽叶做漏斗状、填糯米、封口、扎捆……不一会儿功夫,一只只各式各样、浑圆饱满的粽子就做好了。 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而在竞猜活动现场,大家争相猜谜,十分热烈。 “一马当先(猜一传统节日)”,“端午”,“中! ”……现场共准备了300条谜语,内容涉及文学、日常用语、人名、地名、成语、歇后语、脑筋急转弯等。 “这个活动很好,大家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从中学到很多知识,非常有意义。 ”现场一名市民表示,这不仅是一次猜灯谜活动,更是一场知识的比拼、文化的弘扬,大家在活动中体会到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魅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手工 守传承 6月3日,由市文明办和市文联联合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2022年云浮市“快乐端午‘粽’飘香”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市青少年宫举行。 志愿者通过教授孩子们手工制作“粽子”、画花鸟、写书法等,让孩子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制香囊 迎安康 端午节期间,“我们的节日·端午”祛五毒过端午、制香囊迎安康——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在市博物馆持续举行,为我市群众打造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3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参加活动,有些小朋友还身穿汉服。 大家都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进入市博物馆前提供粤康码绿码、行程卡,测量体温,实名登记身份证。 现场有不少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帮忙维护秩序,做好引导工作。 在香包制作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先向大家讲授端午节制香包的传统民俗来历,让大家了解小小香包传递的美好祝愿。 随后,大家穿针线、对布折、绣流苏,香囊在他们手中一点点缝合,并装入香料,不一会儿,一个个玲珑夺目、立体饱满的香囊就做好了,集古色古香古韵于一身,煞是好看。 香囊清幽的香气弥漫开来,为端午佳节增添了一份浓浓的喜气。 现场还进行了“射五毒”和文物辨认活动。 云浮融媒中心记者:苏显亮 徐登科 区伟东通讯员:林钦玲编辑:秦小青责编:赖秀梅值班主任:赵军鳗投稿邮箱:yunffb@qq. com 发布时间:2025-11-20 07:38:51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