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史上最“硬核”的商业谈判:百事如何用可乐换来世界第六的军力? 内容: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 那是一个处处都能听见冷战余音的年代,两大阵营的紧张关系像一层薄冰,压在展馆外的空气里。 美国想向苏联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苏联自然不愿示弱。 这场展览没有硝烟,却让人能感到背后的较劲。 美国国家展览会这场展览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推动。 他希望苏联普通人能看到美国人的厨房、电视机,还有日常生活中象征现代消费文化的物品。 开幕那天,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站在展台中央。 他面对苏联总理尼基塔·赫鲁晓夫。 两人站在样板厨房里,相互质疑制度的优劣。 声音一层层提高,动作也变得锐利。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空气变得紧绷,像在等某个转折出现。 赫鲁晓夫与尼克松的辩论就在这时,一个原本站在后方的人走上前。 百事可乐的副总裁唐纳德·肯德尔端着一杯冰镇可乐,把杯子递给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接过,轻轻尝了一口。 那一刻,他的表情放松下来。 许多媒体记录了这一瞬间,它也因此成为冷战舞台上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片段。 赫鲁晓夫正在喝百事可乐几年后,百事可乐成功进入苏联市场。 苏联愿意引进这样一个美国品牌,这本身就说明领导层在某些领域开始展示一点开放的姿态。 不过,问题马上浮现。 苏联卢布无法在国际上自由兑换,美国公司无法用它进行结算。 苏联方面提出了一个实际可行的办法:用伏特加作为支付手段。 这种“以酒换饮料”的合作方式持续了二十多年。 苏联街头陆续出现百事可乐的售卖点。 可乐并不常见,但对于当时的城市居民来说,它的出现带着一种来自远方世界的气味。 苏联的百事可乐售卖点1972年,双方达成更正式的协议。 百事可乐获得在苏联灌装生产的权利,而苏联的“斯托利奇纳娅伏特加”则能透过官方渠道在美国销售。 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有意义。 苏联得到了一种象征现代生活的饮料,百事可乐获得了一个体量庞大的新市场。 进入1980年代后,苏联国内的经济问题日益明显。 工业效率下降,物资短缺加剧,外汇收入也不断减少。 伏特加出口的收益开始下滑,再也无法支撑原有规模的贸易。 百事可乐与苏联的合作不得不重新讨论。 1989年的谈判带着一种现实压力。 苏联知道自己处境艰难,却又不打算放弃百事可乐。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可乐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象征,让他们觉得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 在这样的局势下,苏联提出了一个让外界难以想象的方案:用军舰来支付。 这并非玩笑,是实实在在写入协议的对价。 当时的报道显示,交易总值约三十亿美元。 交付的列表像是一份军事清单:十七艘潜艇,一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 多数舰艇已退役,但都属于国家军事资产。 外界在看到这份清单后,用了一个略带戏剧性的说法——百事可乐一度拥有“世界第六大海军力量”。 百事的首席执行官唐纳德·肯德尔听到这种说法时,还打趣地说,他们“解除武装的速度比华盛顿还快”。 百事可乐并没有打算保留这批舰队。 公司很快将舰艇卖给一家瑞典的企业,由对方负责拆解回收。 舰体被切割成金属,重新进入工业循环。 而那支短暂出现的“企业舰队”,也随之在历史里悄然消失。 [1] How the CEO of Pepsi, by bartering battleships and vodka, negotiated Cold War diplomacy and brought his soda to the Soviet Union - Business Insider[2] PepsiCo, The Beverage Company, Was Once A Naval Superpower With Warships - NDTV News Desk 发布时间:2025-11-05 10:51:42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