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俄罗斯不再是第一!9个月出口571万辆车,我国汽车出口国不断增加 内容: 中国车卖爆全球,老外抢着买,欧美车企坐不住了今年前九个月,中国汽车出口了571万辆,比去年增加了两成,其中新能源车卖了232万辆,增长更快,占到将近一半,光是9月一个月就卖出76万多辆,这个数字超过了2020年全年,放在几年前没人相信的事,现在变成了现实。 以前俄罗斯是中国汽车的最大买家,今年前三个季度只购买了三十五万七千辆,排名掉到第四位,墨西哥冲到第一位,销售了四十一万辆,阿联酋也快速增加到三十六万七千辆,排在第二,这表明中国汽车不再依赖战争或特殊关系获得市场,而是真正凭借实力进入新市场。 在墨西哥地区,人们习惯使用美国、日本或韩国制造的汽车,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这个市场时没有选择压低价格竞争,而是通过提升配置来吸引顾客,比如在内饰设计、智能功能和动力性能上向奔驰、宝马和奥迪看齐,但售价只达到这些品牌的一半水平,更重要的是,中国公司不追求短期利润,他们投入资源建立销售门店、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并储备充足零件,逐步在当地扎根发展,这种策略在短期内可能效果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能够带来稳定的市场回报。 在阿联酋地区,买车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中产阶层和普通上班族,中国汽车企业抓住这些消费者注重环保、喜爱科技体验以及追求新鲜感的特点,推出强调低碳节能、大屏幕设计和现代造型的车型,同时与沙特和阿联酋本地的工厂合作进行组装生产,这样既降低了关税成本,也符合当地政策导向,销量因此成倍甚至三倍增长,当地消费者对此感到满意。 俄罗斯市场表现不佳,根源在于当地经济状况恶化,卢布持续贬值导致物价飞涨,军费开支挤压民生资源,普通民众购买力大幅下降,即便中国汽车产品具备竞争力,消费者也无力承担购车支出,当前困境反映的是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非产品策略问题。 中国在供应链领域持续投入十多年,电池、电控系统和座舱设备全都能够自主生产,成本控制得很有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出口比例正迅速接近传统燃油车,预计明年可能超过一半,这背后是长期技术积累带来的突破。 欧洲人心里有点不踏实,大众ID. 3在中国只卖十万元左右,到了德国却要三十多万元,价格差得太多,政府那边也开始出台政策限制进口,可是私下里,不少欧洲消费者还是会悄悄买中国生产的汽车,大家觉得这些车实惠好用,价格便宜并不等于东西不好,反而说明中国工厂效率高、管理也到位。 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已经不再是廉价产品的代表,过去出口汽车主要是为了换取外汇,现在则带着技术、服务与品牌一同向外拓展,中国车企在墨西哥设厂,与阿联酋开展合作,在欧洲市场也受到关注,这一切并非偶然发生,全球汽车行业格局正悄然改变,中国不再是被动跟随的一方,而是主动参与制定规则的力量。 我见过几位朋友在中东地区买了中国制造的汽车,他们都说这些车用起来比预想的要顺手,智能系统操作很方便,维修保养花费也不高,而且不用等太长时间就能处理,以前我总觉得国产车只能在国内市场卖得动,现在发现它们在国外也过得挺不错,这个变化来得太快,快得连我自己都有点适应不过来。 欧美车企感到不安,是因为这些企业习惯了赚取高额利润、制定高昂价格,现在突然遇到一个新品牌,这个新品牌成本更低、配置更丰富,还更懂得本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这让欧美车企不由得紧张起来,但仅仅依靠限制进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消费者最终还是会选择那些车辆好用、价格实惠、使用省心的品牌。 中国汽车产业能有今天的发展,靠的不是运气好,也不是依赖补贴,而是靠着把产业链做扎实、把技术磨得更精、把服务做得更细致,从出口数量提升到出口质量升级,再到从价格优势转向品牌获得认可,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神话可言,就是一步步踏实做事的结果。 #新能源汽车#​#汽车出口#​ 发布时间:2025-11-04 12:09:28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