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太阳在哪里最温暖 内容: 最近《走失的太阳》在南方热映而《迷失的雨雪》霸占北方院线榜首新年以来太仓除了1月1日短暂地看到了几个小时太阳就再也没有见到阳光引得大家四处发《寻人启事》寻找走失的太阳公公官宣来啦! 雨水的跨年不限流量套餐终于要用完了! 太仓将和阴雨天短暂告别大概是听多了大家的抱怨声雨选择在本周停一停,喘口气天气状况开始逐步转好“走丢的太阳”终于在回来的路上了! 趁着这两天赶紧把去年洗的还没干的衣服拿出来晒晒吧! 三九该有的冷要回归了一股较强冷空气已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受其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先后降温4~8℃具体来说15-17日江苏气温下降6-8℃17号最低气温淮北地区-5~-7℃东南部地区0℃左右,其它地区-2℃-4℃太仓未来几天的最高气温均不超过10℃1月17日最低气温将跌至-2℃! 抗冻装备又要准备起来了! 防寒保暖坚持9个“一”1、一件好物:帽子此时节着衣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 尤其是头颈、背、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 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冬天应注意头部保暖的重要性。 2、一个好习惯:晒太阳常说“冬晒太阳,胜喝参汤”的谚语。 天气寒冷,人体容易产生情绪抑郁、懒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况,而且有些人年复一年地出现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寒冷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的状态,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晒太阳来缓解,早晨10:00到下午2:00之间的阳光最好,每次可以晒20—30分钟。 3、一个好穴:阳池穴冬季气温较低,人们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暖身”。 如阳池穴在人的手背手腕上,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 可主治女性手脚冰凉。 4、一把好豆:大豆天气骤冷,我们免疫力容易下降。 稍有不慎,感冒病菌就会趁机侵袭。 “饮食方”里第一个强调的就是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是抗体的物质基础,而抗体可以帮助人体与外界“异物”作斗争,维持正常免疫力。 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很多,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每天吃一把大豆,即30~50克黄豆、黑豆或青豆等,轻轻松松就能摄入丰富的蛋白质,且不会额外摄入胆固醇。 5、一碗好粥:南瓜粥不喜欢喝汤的话,就给自己熬些粥来喝。 南瓜、山药都是温性食物,常喝能补益身体,抵御寒气对人体的侵袭,还可以加些红豆、燕麦片、红枣、莲子一起熬。 6、一杯好茶:红糖姜茶生姜为辛温发散风寒之品,红糖温中补中,有驱寒作用。 对于冬季驱寒和治疗外感风寒都有很好的效果。 还可加些枸杞,有滋阴的作用。 50克生姜,洗净、去皮、切片,用1000毫升沸水冲泡,然后根据各人的口味适当添加红糖即可。 姜片一天之内可以反复冲泡。 7、一种好水果:荸荠冬至到小寒,是荸荠糖分含量最高的时候。 荸荠自古有“地下雪梨”之誉。 中医认为,荸荠是寒性食物,有清泻内火的功效。 将新鲜荸荠去皮切成小块,大米淘净,加入清水煮成粥,待粥快熟时放入荸荠,最后放入白糖调味,关火食用。 8、一种好运动:走路天冷最易发生呼吸道疾病,或刺激旧疾复发,如果运动量过少,便恰恰为寒邪助威。 对于缺乏运动的办公族,以及大多中老年人,走路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使气血运行,经络疏通。 9、一个好动作:泡脚俗话说“寒从脚下生”,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足部可以反应内脏的病症。 足部保暖是身体整体抗寒防病的一种保护。 对付脚凉,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 事已至此小编只能说接下来的几天天气冷多多保重! 注意添衣! 裹成这样才安全 发布时间:2025-11-04 08:12:37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