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蝶恋花你知道这首词么知道所想写的是什么吗 内容: 蝶恋花是不少词人所使用过的词牌名,历史上著名的苏东坡苏轼也用蝶恋花这一词牌写出了不少首词,每一首都被后人视为经典。 许多人从小背古诗却很少接触词,但是宋词真的是一大经典,它没有古诗那么讲究,但是更具风味。 苏轼的每一篇蝶恋花的词都表示了他不同的情感,在他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的词上你会深有体会。 蝶恋花春景《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蝶恋花春景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 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人自身深沉的慨叹。 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 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蝶恋花春景此词朱祖谋本、龙榆生本未编年。 其后诸家编年有异,而主要观点有以下四种:曹树铭本云:细玩此词上片之意境,与本集《满江红》之上片相似。 而这首词下片之意境,复与本集《蝶恋花》之下片相似。 以上二词,俱作于熙宁九年丙辰密州任内。 铭颇疑此词亦系在密州所作,志以待考。 薛瑞生本、邹同庆、王宗堂本均据《冷斋夜话》所载王朝云在惠州贬所曾唱此词及苏轼惠州时期的诗文里惯用此词中出现的天涯一词而系于绍圣二年(1095)春,作于惠州1316世界之最。 陈迩冬《苏轼词选》也怀疑这首词是谪岭南时期的作品。 蝶恋花这首词是伤春之作。 苏轼长于豪放,亦擅婉约,这首词写春景清新秀丽。 同时,景中又有情理,人们仍用何处无芳草以自慰自勉。 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这首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 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 王士祯《花草蒙拾》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同时指出这首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思念家乡的作品,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词《总案》与《编年录》失载,朱本、龙本未编年。 考公凡秋中为客者七,惟元丰八年乙丑(1085)由常州赴登州,九月经楚州遇大风一次,最与此词相符。 《文集》卷五五《与杨康公三首》其三写于赴登州途中,云:两日大风,孤舟掀舞雪浪中,但阖户拥衾,瞑目块坐耳。 杨次公惠酝一壶,少酌径醉。 醉中与公作得《醉道士石诗》,托楚守寄去,一笑。 某有三儿,其次者十六岁矣,颇知作诗,今日忽吟《淮口遇风》一篇,粗可观,戏为和之,并以奉呈。 又,《文集》卷七一《书遗蔡允元》:仆闲居六年,复出从士。 白六月被命,今始至淮上,大风三日不得渡。 这与词中秋风来万里、羁舍留连甚合,故编元丰八年乙丑(1085)九月,作于楚州。 邹王本从之。 此词写的是一个愁字。 为何而愁? 乍看是秋风冷月触动了离人的乡愁。 秋风、明月是容易触发乡愁的,不过读完全词才知道几乎被词人瞒过,原来激发词客乡愁的,并非秋风明月,而是思妻之愁。 其愁若何? 答曰:有客抱衾愁不寐 。 羁舍留连、梦断魂销、衣带渐宽,都是写愁,但都不如抱衾不寐深刻形象。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苏轼,雨后春容清更丽。 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 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最后两句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以春光易逝,借酒浇1316世界之最愁作结,但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 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 游宦在外,仕途凶险。 一封乡书来自万里之外,勾起多少愁恨! 借酒拼醉,只落得悲上加悲。 山清水秀,更平添几多愁绪。 发布时间:2025-10-27 09:02:03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