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包公的故事你听过么历史上这个人是什么样的 内容: 包公,包拯,包青天所说的都是一个人。 爱看京剧的人都知道包公是一张大黑脸,难道是因为历史上的 包公肤色黑所以连京剧里都把自己涂黑么。 内地拍了许多有关包公的故事所改变的探案奇剧,比如包青天之七侠五义、包青天之开封奇案、包青天之铡美案、神探包青天,包青天之碧血丹心、包青天之真假包公、包青天之阴阳判、包青天之鱼美人、包青天之打龙袍、每一部都让喜欢破案的人们感到经典。 包公的故事想必有那么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不得不说在当时的社会有这么一位公平公正的官,是百姓的幸运。 包公你看过包公的故事么,你对包公的故事有什么了解么,你知道许多影视剧都是根据包公的故事改编的。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 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 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你对包公的故事有兴趣么。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 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以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著称,包拯故民间称其包青天及包公,yHKbZsKnP就任开封府尹期间,得到四大名捕(京剧脸谱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与有御猫之誉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之南侠展昭协助,办案既明查又暗访,执法既严谨又不失人情,令正义得以顺利伸张之余亦导人向善。 因为开审考上状元成为驸马爷的陈世美不认妻一案前,其妻子秦香莲向王丞相拦路喊冤(而不是向包青天拦路,但现在借用拦路喊冤来引申有冤无路诉,迫于无奈出此下策之义)。 包公的故事不光被改成电视剧还有京剧,你很有可能会很喜欢。 包公的故事包公的故事:宋朝在位时,端州城郊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名叫张小友,他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张小友放学后,他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 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 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见路旁的大树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不坐下来休息。 知他一坐下来,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 等他醒来时,一摸篮子里的钱,发现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来。 正当他哭得伤心时,恰好路过此地;叫马汉过去询问原因。 小友哭着对说:大老爷,我卖的铜钱,被偷去了。 包公听后,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便叫王朝、马汉把石头抬到一间祠堂里面说是要审它。 霎时间,包公审石头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人偕知,第二天百姓急先恐后地涌进祠堂,都想亲眼看看包大人审石关泊奇案。 1316世界之最风凛凛地坐在临时摆高的公堂上,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你这块石头,坐在你身上打盹,弄得他卖糍粑的钱不见也,定是你偷了,快从实招来,以免受刑。 包公一连问了三声,石头却沉默不言。 包公看见石头不做声,顿时怒目一睁喝道:这块顽石死不开口,打它三十大板。 石头挨打后,仍旧没有做声。 包公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 这时,看的人挤了一祠堂。 包公笑着开口说:列位乡亲父老,这顽石偷了钱,死不承认,我看这真可怜,大家就伸出友爱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钱,好不好? 大家听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好! 我们听的话。 包公叫守住祠堂左右两边的小门,不准任何人出去;在大门口放了一只装了水的木桶。 包公走到木桶前,带头投了一枚铜钱下去,然后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老百姓,出一个人就投一枚钱于水桶中。 一人、两人、三人。 当有一个汉子将铜钱投入水中时,包公发现水面上浮现了一层油膜。 发布时间:2025-10-27 08:48:33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