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谁说军事天才一定对政治不懂,北府军神刘裕就是一个顶尖权斗高手 内容: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随我一同探寻文字的世界~文:水木史记编辑:水木史记——《前言》——历史给我们的印象总是这样:能打仗的不会玩政治,懂权谋的上不了战场。 但刘裕用一生证明,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谬论,这个卖草鞋出身的街溜子。 不仅打下了洛阳、长安两座都城,还把东晋所有政敌玩死,最后坐上了龙椅。 ——《壹》——403年的那顿饭局元兴二年冬天,建康城,桓玄刚刚篡位称帝,满城都是他的人,桓玄的堂兄桓谦找到刘裕,压低声音问了一句:你觉得大哥这次禅代怎么样? 这是一道送命题,说不好,马上人头落地。 说得太好,又显得虚假,刘裕停顿了两秒,笑着说:大哥功勋盖世,乘运禅代,有何不可? 桓谦大喜过望:你说可以,那就真的可以了! 这顿饭吃完,刘裕活着走出了门。 但桓玄的妻子刘氏不傻,她看过刘裕之后,连续几次跟桓玄说:这个人有龙虎之相,眼神不对,必须杀掉。 桓玄摆摆手:我要平定中原,正需要这种人,等拿下关陇,再收拾他不迟。 四个月后,刘裕率一千七百人起兵,直接把桓玄赶出了建康,桓玄逃到江陵,被追兵杀死,从被怀疑,到反杀,刘裕用了120天。 这不是运气,这是一个顶级权斗选手的开场。 很多人不知道,刘裕出身有多惨,363年4月16日,京口,母亲难产而死,父亲养不起,想把他扔掉,幸好婶子拦住了,这才捡回一条命。 长大后更惨,砍柴、卖草鞋、赌博、输光。 典型的街头混混,但这种底层生活,给了刘裕一样东西:对权力的极度渴望,399年,孙恩起义,刘裕加入北府军,当了参军。 第一次出任务,就遇到了数千叛军。 随从全部战死,只剩刘裕一个人,正常人的选择是逃跑,刘裕选择了反冲锋,长刀挥舞,连杀数人,叛军愣住了,一个人,追着几千人跑。 后来赶到的刘敬宣看傻了:这还需要救吗? 这一战,刘裕明白了一个道理:权力,只给敢拿刀的人,404年2月,京口,刘裕约了几个人打猎,实际上,他在清点武器。 当时的形势是:桓玄控制整个朝廷。 北府军旧部几乎被杀光,刘裕手里,只有1700人,何无忌问:真要干? 刘裕说:桓玄已经起了杀心,等死还是搏一把,你选。 刘毅说:打哪里? 刘裕指着地图:直取建康。 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建康驻军上万,桓玄坐镇,这是送死。 ——《贰》——1700人如何推翻一个帝国但刘裕算得很清楚:第一,桓玄刚篡位,人心未稳,第二,守军大多是北府旧部,见到刘裕会动摇,第三,突袭的速度够快,桓玄反应不过来。 3月25日,刘裕杀了桓修,消息传到建康,桓玄慌了。 他连续派了两员大将阻击,都被刘裕击败,守将桓谦统兵防御,但守军看到刘裕的旗帜,根本不想打,刘裕顺风放火,城破。 桓玄带着文武百官仓皇西逃。 一个月不到,这个刚建立的帝国崩塌了,这就是刘裕的第一课,权力游戏里,胆量比兵力重要,很多人以为,刘裕就是靠打仗上位的,错。 他的每一场战争,都是政治计算。 409年,南燕内乱,刘裕立刻上书要求北伐,朝中有人反对:南燕还很强,风险太大。 刘裕心里清楚:不是为了打燕国,是为了军功。 没有足够的战功,就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410年五月,破广固城,南燕灭亡,刘裕成了东晋第一功臣,但他马上做了一件事:急行军南下,讨伐卢循,为什么这么急? 因为卢循快打到建康了。 如果建康失守,刘裕所有的功劳都白费,政治地位,比军事胜利重要一万倍,刘裕日夜兼程赶回来,迎头痛击卢循,卢循兵败,投水而死。 两场大战,确立了刘裕的地位,但真正的权斗,才刚刚开始。 刘裕最大的对手,不是敌人,是一起起兵的兄弟,刘毅,跟刘裕同时起兵,功劳仅次于刘裕,朝中称他为亚相,问题是:刘毅不愿意当老二。 刘裕想当扬州刺史,刘毅阻挠。 刘裕想北伐,刘毅反对,刘裕提拔谁,刘毅就针对谁,412年,刘裕决定动手,但他不能明着杀,必须找个理由,刘毅当时驻守江陵,手握重兵。 刘裕派人传话:荆州有乱,请刘毅出兵。 这是个局。 刘毅一旦调兵,就是擅动军队,不调兵,就是怠慢军务,刘毅不傻,他没动,但刘裕已经找到借口了,他上书朝廷:刘毅拥兵自重,心怀不轨。 御史立案调查,刘毅辩解:没有证据,这是诬陷。 刘裕冷笑:你麾下将领已经投诚,全部作证。 刘毅慌了,他想逃,但逃不掉,最后,刘毅自尽,刘裕拿到了荆州。 手段很简单:造势、孤立、逼死,不见血,但致命。 ——《叁》——晋室宗亲的末日刘毅死后,刘裕还有一个对手,司马休之,晋安帝的远亲,宗室,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威胁,因为只要晋室宗亲在,刘裕就名不正言不顺。 但杀宗室,需要更精密的布局。 414年,司马休之的儿子司马文思在建康招兵买马,刘裕派人盯着,有一天,司马文思被人举报:杀害官吏。 刘裕立刻下令抓捕,但他没杀。 他把司马文思送回司马休之那里,还写了封信:令郎犯错,请您亲自教育。 这是逼司马休之杀儿子,司马休之下不了手,他上表请辞:管教不严,愿意辞官。 晋安帝说:算了,留任吧。 刘裕等的就是这个。 415年春天,刘裕突然下令:杀司马文宝、司马文祖。 两个人,都是司马休之在建康的儿子和侄子,司马休之收到消息,知道大祸临头,他起兵自保,刘裕等的就是这个起兵。 朝廷诏书下来:司马休之谋反,刘裕讨伐。 名正言顺,四月,江陵城破,司马休之逃往后秦,晋室宗亲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没了,从此,东晋朝廷再无人能制衡刘裕。 他都督二十二州,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这是曹操待遇,下一步,就是九锡,很多人以为篡位就是直接造反,错,篡位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仪式,416年,刘裕第二次北伐,目标:后秦。 为什么选后秦? 因为后秦内乱,好打。 拿下长安,就是恢复中原,这个功劳,足够换九锡,417年,王镇恶攻破长安,后秦灭亡,消息传回建康,举国沸腾,刘裕回朝。 朝臣上表:请加九锡。 九锡,就是篡位的最后一步。 刘裕假装推辞:功不敢当。 朝臣再上表:非九锡不足以彰显功绩。 刘裕勉强接受,这是演戏,但必须演得真。 接下来的步骤,更精密:第一步,杀晋安帝。 419年,刘裕派王韶之潜入宫中,用被子闷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年仅37岁,第二步,立晋恭帝,扶持司马德文上位,这是为了禅让准备的傀儡。 第三步,制造舆论,让人到处传播:东南有天子气。 紫盖黄旗,运在东南。 这些谶言,都是有人在背后推动,第四步,逼宫,420年7月10日,百官上书:请晋恭帝禅位。 司马德文哭着签字。 他很聪明,没有反抗,因为反抗的结果,就是全家死。 ——《肆》——寒门的反击,还是新的门阀? 刘裕登基,国号:宋,一年后,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了司马德文,和他哥哥一样的死法,从此,禅让的君主,再也活不过一年。 刘裕死于422年6月26日。 在位仅两年,但他留下的东西,改变了整个南朝,他打破了门阀政治,东晋一百多年,王、谢、桓、庾四大家族轮流执政。 皇帝只是摆设,刘裕上台后,大力提拔寒门。 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全是寒门出身,这些人忠于刘裕,不忠于家族,从此,南朝政治变成寒人掌机要。 但问题来了:寒门上位后,会不会变成新的门阀? 历史给了答案:会,刘裕的子孙,后来也被萧道成篡位,萧道成用的方法,和刘裕一模一样,九锡、禅让、杀旧主。 刘准被杀前哭着说:但愿我来世永远不生在帝王家! 这是报应,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军事天才一定不懂政治吗? 刘裕用一生证明:不是,他既是战场上的屠夫,也是朝堂上的棋手。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冲锋,什么时候该忍耐。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杀人,什么时候该放人,他把权谋玩到了极致,但最后,他留下的制度,也困住了他的子孙,篡位者,终将被篡。 这就是权力游戏的代价,没有人能永远赢。 但刘裕至少证明了:贫民窟出来的街溜子,也能坐上龙椅,只要你够狠,够聪明,够耐心,历史,从来不问出身,只看手段。 发布时间:2025-10-26 10:57:40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