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衣带诏事件之后,刘备为何还担任着豫州牧和左将军之职? 内容: 曹操当时之所以没有马上罢免刘备的官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保留刘备的官职,比罢免他的官职,意义更大。 公元200年,汉献帝刘协不满曹操的跋扈,于是便以鲜血书写下诏书,藏在衣带里,秘密交给了国舅董承,希望董承可以帮他诛杀曹操。 此后,董承联系了刘备、种辑、吴硕等人,秘密准备刺杀计划。 然而这个计划还没开始,便已经泄露了出去。 最终,曹操率先发动,诛杀了董承等人。 唯有刘备侥幸逃过一劫,最后逃往北方,投靠了袁绍。 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衣带诏’事件。 衣带诏事件,是汉朝末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自此之后,汉献帝彻底成了曹操手里的傀儡,再无任何实权。 而且,北方的袁绍,也因此决定和曹操开战,最后导致了那场著名的官渡之战的发生。 但是这次事件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让大家出乎意料:刘备叛逃之后,曹操并没有马上借天子的名义,罢免他的官职。 而是等到五年之后,才罢免了刘备的豫州牧;八年之后,才罢免了刘备的左将军之职。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得往前推一下,从刘备当初获得这两个官职说起。 公元194年,也就是衣带诏事件发生的六年之前。 当时的徐州牧陶谦,为了维护徐州的安定,邀请刘备入徐。 此时的刘备,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之后,麾下有数千军队,但是没有地盘。 所以对于陶谦的邀请,刘备没有拒绝,而是欣然前往。 到了徐州之后,经过近一年的战斗,刘备帮陶谦稳住了徐州的局势。 作为回报,陶谦向中央朝廷上表,请求册封刘备为豫州刺史。 但实际上,这个豫州刺史只是一个虚名。 因为当时的豫州,正处于分裂状态。 陶谦所能控制的,只有小沛地区一带。 至于豫州的其他部分,此时都被其他军阀分割占领。 不过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这其实已经足够了。 刘备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一块根据地,以及一个可以扩张的名头。 有了豫州刺史这个官职,他就可以合法地去讨伐豫州的其他军阀。 这对刘备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两个意外的发生,彻底打乱了刘备的计划。 就在刘备得到豫州刺史的同时,陶谦死了。 与此同时,曹操奔袭洛阳,将汉献帝接到了许昌。 陶谦死后,深知自己的下属后代,无法稳住徐州,于是便想要让刘备接手徐州。 但刘备也不傻,知道以自己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掌控整个徐州,反倒是会成为其他强大势力眼里的肥肉。 所以,陶谦死后,刘备虽然短暂接管了徐州,但并没有对徐州形成有效的控制。 不久之后,刘备邀请另一位强大军阀吕布,前来徐州,和他一起控制徐州。 然而刘备没有想到的是,吕布这个人,野心太大。 吕布到了徐州之后,很快反客为主,占据了徐州,而刘备则是依然只拥有小沛这一块地盘。 此后的两年里,双方围绕着徐州的控制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与此同时,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许昌之后,开始以汉献帝的名义,对其他军阀授予官职,笼络人心,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此期间,曹操便上表汉献帝,请求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 刘备获封之后,对曹操也是心怀感激,双方的来往开始逐渐频繁,渐渐进入了蜜月期。 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备在和吕布的争斗当中,已经彻底落了下风,麾下军队也被吕布打散。 此时的刘备,已是别无选择,只能前往许昌,去投奔汉献帝。 当然,名义上刘备是投奔汉献帝,但实际上刘备投奔的,还是曹操。 得知刘备前来投奔之后,曹操其实是大喜过望的。 因为的曹操,情况其实也不算特别好。 虽然已经掌握了汉献帝这张王牌,但比他强大的军阀,还是有好几个,随时都有可能灭了他。 至于刘备,虽然被吕布打败,但他却拥有很高的声望,更是法理上的豫州刺史。 掌握了刘备,曹操便有了插手豫州和徐州的机会,并且拥有一个优秀的向导。 对于这样一个人,曹操自然是要竭力拉拢的。 所以,刘备投靠曹操之后,曹操不但给了刘备粮草,让刘备重新收拢之前溃败的军队。 同时还再次上表汉献帝,请求改封刘备为豫州牧。 刘备豫州牧的官职,就是这么来的。 获封豫州牧之后,刘备带着曹操给的粮草,回到了小沛,收拢残兵,重整旗鼓。 不过,此时的刘备,依然没有抵抗吕布的能力。 所以当吕布再度来袭之后,小沛也被攻破,就连刘备的妻子,都成了吕布的俘虏。 发布时间:2025-10-01 08:00:07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