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罗永浩手撕西贝,却把“商业之神”于东来,意外送下了神坛 内容: 好家伙,最近这餐饮圈的风波,比后厨的灶火都旺。 从罗永浩一炮轰向西贝,到胖东来老板于东来下场“拉偏架”,再到考研名师汤家凤隔空开怼,一环扣一环,吃瓜群众的板凳都快坐不住了。 但说真的,吵了半天,我发现很多人都把重点搞错了。 这事儿的核心,压根就不是什么“预制菜该不该存在”,而是两个字:体面。 或者说,是商家愿不愿意给消费者最基本的体面知情权。 一场由“知情权”引发的连锁血案咱们先快速捋一下这条火药链是怎么被点燃的。 起点是罗永浩。 老罗这人,自带流量,嘴上不饶人。 他吃完西贝,发了条微博,核心就一个意思:你西贝卖这么贵,结果大部分是预制菜,这不坑人吗? 让人“反胃”。 这话糙,但理不糙。 你想想,咱们去西贝这种人均一两百的餐厅,图的是啥? 不就是图个烟火气,图个厨师颠勺的锅气,图个食材新鲜现做吗? 结果你告诉我,我花大价钱吃的,跟我在家拿料理包热出来的没两样? 那心理落差,谁受得了。 西贝老板贾国龙一开始还很硬气,说老罗造谣,要告他。 结果呢? 媒体一深入,后厨的问题比预制菜还吓人:保质期九个月的鸡翅、能放两年的西兰花、连包装袋一起煮的酱料、地漏里捞出来的残渣……这下好了,贾国龙顶不住了,道歉了。 本来这事儿到这,就是个典型的“消费者维权vs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但没想到,半路杀出个于东来。 胖东来的于总,在大家心里那可是“神”一样的存在。 服务好,质量硬,是零售业的标杆。 可他一开口,风向就变了。 他先是呼吁大家别对西贝太苛刻,企业家不容易,后来又直接为西贝站台,说大家要理性。 这就好比你邻居家着火了,你提着水桶准备去救,村里的老好人突然拦住你,说:“哎呀,盖个房子不容易,别让他寒心了。 ”这不是和稀泥,这是在消费者的伤口上撒盐。 汤家凤老师的出现,就像是那个实在憋不住的路人,他一拍桌子吼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商业成功和价值观是两码事! 你不能因为自己成功了,就要求所有人都得给你面子,都得体谅别人犯的错! ”汤老师的话为什么能炸场? 因为他点破了一个核心:消费者和企业之间,首先是平等的交易关系,然后才能谈感情。 我花钱买你的产品和服务,你提供货真价实的东西,这是天经地义。 你不能一边收着我“现炒”的钱,一边给我上“预制”的菜,还反过来要求我体谅你的“不容易”。 别再偷换概念了,我们反感的根本不是预制菜现在,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 这场风波里,西贝和一些餐饮同行一直在试图混淆一个概念,他们说:“我们用的不是成品预制菜,只是中央厨房提前加工的半成品,这是为了保证标准化和效率。 ”听着挺专业,是吧? 但说白了,这就是在跟消费者玩文字游戏。 我给你打个比方。 你去一家高级理发店,Tony老师收你800块,跟你说这是私人定制设计。 结果他从柜子里拿出一顶早就做好的假发,修了修刘海,直接给你戴上了。 你质问他,他却说:“这不叫假发,这叫‘预成型发艺模块’,我只是为了保证每个顾客的发型都一样完美。 ”你气不气? 消费者在乎的,从来不是你后厨的术语叫“预制菜”还是“料理包”还是“半成品”。 我们在乎的是,我付出的价格,和我得到的价值,到底匹不匹得上? 我花50块吃一碗现拉现煮的兰州拉面,我觉得值。 我花20块在便利店买一碗自热拉面,我也觉得值。 但你不能收我50块,然后给我端上一碗价值20块的自热拉面,还骗我说这是老师傅现拉的。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罗永浩的诉求,以及九成网友的支持,归根结底就一句话:你可以卖预制菜,但你必须明明白白地告诉我。 把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当一个行业,需要靠信息不透明来维持高利润时,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不健康。 于东来的“跌落神坛”,才是最值得警惕的坦白说,在这场风波里,最让我感到惋惜和警惕的,是于东来。 他从一个被全民追捧的“良心企业家”,到因为几句话引发巨大争议,甚至在《731》电影上映时发表“传播美好比传播仇恨更能使人走向光明”的言论,被网友质疑“忘了国耻”。 这种转变,背后藏着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当一个企业家被过度神化,他自己也很容易陷入一种“圣人”的幻觉里。 他会觉得自己的成功经验可以普适于所有领域,自己的价值观就是绝对正确的,甚至开始扮演起“人生导师”的角色,试图教化大众。 他忘了,消费者对胖东来的认可,源于胖东来在商言商的“实在”和“透明”,而不是因为他于东来本人有多么高的道德光环。 大家去胖东来,是因为东西好,不缺斤短两,服务贴心。 这种认可,是建立在一次次愉快的消费体验上的。 但这不代表,消费者需要全盘接受创始人的所有个人观点,更不意味着要因为这份认可,就去包庇其他企业对消费者的不诚信。 说到底,企业家最好的归宿,就是做好自己的企业,服务好自己的用户。 一旦越界,试图成为所有人的“精神领袖”,就离翻车不远了。 我们尊重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我们更需要一个规则清晰、权责对等的消费环境。 这场从餐桌开始的争论,最终指向的,是商业社会最朴素的法则:诚信,才是最长久的通行证。 你可以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提高效率,但你不能用它们来侵蚀消费者的信任。 给消费者一份菜单,也请给他们一份清清楚楚的“成分表”。 这,才是对“上帝”最起码的尊重。 文|鱼头泡编辑|小娄如果现在有两家餐厅紧挨着,菜品、口味、环境几乎一模一样。 左边那家标榜“大师现做”,卖100块。 右边那家坦诚标注“中央厨房配送,预制菜加热”,卖60块。 你会走进哪一家? 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5-09-27 10:23:55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