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悲壮的奇迹之一,改变了整个侵华战争的走向! 内容: 回想1937年那个夏天,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本该是商贸繁忙的地方,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战就把一切搅得天翻地覆。 日本军队早就盯着中国这块地盘,从卢沟桥事变后,他们想一口吞下华北,结果中国军队在上海先下手为强,主动迎击。 这场仗打得惊心动魄,中国士兵用血肉之躯顶住日军现代化装备的冲击,硬是拖了三个月。 淞沪会战爆发与初期对峙七七事变刚过去一个月,日本军队已经在华北站稳脚跟,他们把下一个目标瞄准上海,想通过快速占领这座城市,切断中国沿海经济命脉。 1937年8月9日,虹桥机场出了事,日军士兵越界挑衅,中国保安队被迫还击,这成了开战的借口。 国民政府一看形势紧急,马上决定在上海主动出击,避免战火烧到内地。 8月13日,中国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指挥下,对驻沪日军海军陆战队发起总攻。 那时候,日军在上海的兵力只有几千人,驻扎在虹口一带,仗着海军舰艇和飞机撑腰,以为能轻松守住。 可中国军队从各地紧急集结,短短几天就调来几十万部队,包括最精锐的第87师和第88师,这些部队用德国武器装备,训练也按德军标准来。 空军也出动,轰炸日军阵地和舰艇,虽然有误伤,但总算给了日军当头一棒。 日军没想到中国会这么快反应过来,他们的指挥官急忙从本土增兵,8月14日,第一批援军就到了,兵力一下涨到上万人。 战线主要在闸北、江湾和虹口这些地方拉开,中国军队占了些要点,像五洲公墓和八字桥,但日军用舰炮和飞机反扑,双方很快就陷入拉锯。 8月22日,日军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开始在吴淞口和川沙登陆,舰炮掩护下,部队上岸后直扑内地。 中国第五集团军赶紧迎敌,从浏河和宝山方向布防。 罗店镇成了早期焦点,8月23日日军攻进来,中国军队反复反击,把镇子打成废墟。 到9月初,日军兵力已超10万,他们的师团每个满编2万多人,配有大量炮兵。 中国这边虽有70多万人陆续到位,但很多部队武器落后,步枪弹药都缺,士兵从全国赶来,路上就累坏了。 而这阶段对峙下来,日军海空优势明显,出云号等舰艇从江面炮击宝山,中国增援部队在路上就挨炸,一支几千人的队伍被炮火打散,撤回的不到一半。 战场激烈交锋与巨大牺牲战火从上海外围烧到市区,罗店地区成了最惨的地方,从8月23日起,日军第三师团在舰炮支持下登陆狮子林,中国第九十八师还击,从炮台开火,击退几千人。 镇内街道窄,房屋多,日军坦克推进,中国士兵从窗口反击,把坦克逼停。 第36师守阵地,反复冲锋,损失高达85%,从上万人打到剩两千。 罗店几经换手,8月29日失陷后,第67师夜里反攻,黄维带队推进,却遭炮阻,退到闸北。 宝山保卫战9月5日打响,日军30多艘舰艇炮击,城里建筑全毁,中国第九十八师583团挖壕沟守城,日军支队突破东方阵地,全营官兵死守到最后一人。 9月6日宝山陷落,姚子青部全阵亡。 税警总团在别处作战,孙立人率部推进,日军飞机投弹,中国士兵继续打,伤亡75%,孙立人中弹还指挥撤退。 大场激战从9月30日开始,日军40多辆战车强渡蕰藻浜,中国从南翔反击,击毁几辆。 10月1日,日军海军和航空兵配合,150架飞机炸大场,国军在废墟交换火力。 10月25日大场丢了,部队退到苏州河南岸,第88师524团守四行仓库,从窗口射击,掩护主力转移。 整个战场每天伤亡超5000,中国参战者10万阵亡,20万负伤,日军损失近9万。 杭州湾登陆11月5日,日军第10军从金山卫上岸,舰炮覆盖,中国右翼受威胁,士兵退守。 战役打到这儿,中国军队装备弱,火炮射程短,只能靠人数顶上,可日军甲种师团炮兵精准,观察员随时定位,国军集结地常被炸。 战役结果及对战争的影响而中国军队在劣势下坚持三个月,11月9日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陷落。 这仗拖住日军主力,调整他们计划,本来从北向南推进,现在重兵投华东,进攻轴线变由东向西。 中国得纵深,向内地转移工业和人员,避免沿海全丢。 欧洲国家抵抗短,波兰35天,法国46天,丹麦4小时,中国用简陋武器挡强国三个月,付出代价大。 日军资源耗多,侵华慢,中国军队退吴福线和锡澄线,继续抵抗,推动全国团结。 后续,中国重组防线,持久抗战基础定下,避免沿海陷落。 这仗粉碎日军三月亡华梦,战略重点从华北转华东,为中国争取时间,工矿内迁,军队调整。 国际上看,中国抵抗让列强刮目相看,虽然没直接干预,但舆论转向支持中国。 虽然中国军队损失精锐,德械师减员,但暴露日军弱点,为后来战斗积累经验。 整个侵华战争走向变,中国从被动转主动,持久战策略成型。 回看历史,这仗虽败犹荣,教育后人,团结就是力量。 ​ 发布时间:2025-09-19 11:21:47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