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物理界炸了!21℃实现室温超导:赌城现场被人群挤爆 内容: 物理学界又被扔下一枚核弹! 还是因为那石破天惊、看上去分分钟要把诺奖斩获马下的四个字:室温超导。 并且这次,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Ranga Dias团队,给出的结果压强更低,临界温度更高:新材料在约21℃的室温条件下,加压到1万个标准大气压就会出现超导现象。 p. s. 人类已经可以在5-6万个大气压下合成钻石。 在拉斯维加斯,最新成果的发布现场,小小报告厅里挤满了各路物理大牛。 包括高温超导先驱朱经武教授,以及此前一直在质疑室温超导的日内瓦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家Dirk van der Marel。 △图源:周华@aps,左一为朱经武而在报告厅外,更是挤满了大批未能入场的物理学研究者,以至于保安需要不断驱散人群,防止消防隐患。 就在今天凌晨,Nature还正式发表了Dias团队的新论文。 时间戳显示,这篇论文在2022年8月投出,今年1月18日被Nature接收。 这事为何如此受关注? 毕竟如果室温超导成真,那么超导磁体相关研究,如粒子对撞机、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机等,都将获得新突破,还能降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力传输损耗的问题……总之是物理层面巨大的突破。 消息传开,全球都炸锅了。 相关问题直接连夜冲上知乎热搜第一。 Reddit上,这一话题的热度也是隔几分钟就往上窜一窜。 状态嘛,就是一整个兴奋期待又充满犹疑。 兴奋的是,尽管1GPa的压力值仍然很高(约为1万个标准大气压),但在物理学中,已经是从高压到近常压的重大突破。 犹疑的是,事情很大条,但研究团队有黑历史——去年10月,该团队登上Nature封面的“首个室温超导体”论文,被Nature强制撤稿。 原因是Nature认为Dias他们的数据处理方式有问题。 并且其实验结果也一直未能被成功复现。 这位老哥又搞啥大新闻? 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先来看一下这枚“核弹”究竟包含哪些内容。 美国物理学会年会(APS)现场,科普了好几分钟超导发展史后,Ranga Dias突然拿出重头戏——团队发现的又双叒一个室温超导新材料。 这种材料由镥-氮-氢(Lu-N-H)构成,它最爆炸的点在于,超导现象不仅能在21℃的室温条件下实现,压强还从上百GPa降低到了1GPa。 原本Nature那篇(撤稿的)论文介绍的新材料由氢-硫-碳组成,宣称在15℃、267GPa压强条件下,实现了室温超导,当时已经震惊了一众人。 另外,就连合成金刚石都需要5GPa压强和1400℃高温……当然,1GPa仍然不是一个小数目,相当于标准大气压的10000倍(标准大气压约为101. 325kPa)。 Ranga Dias在会议摘要中更是宣称:有了这种材料,近常压超导和应用技术的黎明已经到来。 这种材料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团队先是从镥和氢的化合物上入手,测量了一通数据,发现在加入一点氮后,材料达成超导条件所需的温度数值变高了,最终合成了这种室温超导材料。 所以,团队如何判断自己的材料达到了超导条件? 理论上来说,仍然得靠两个效应判断。 发布时间:2025-07-21 09:02:12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5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