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巴西媒体:重庆成为“全球最大城市实验室” 内容: 巴西《请看》周刊网站6月16日文章,原题:连绵高山、摩天大楼和隧道:中国重庆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实验室想象一下有这么一座城市:一栋建筑的一层可能位于另一栋建筑的第22层,整条街道从其他道路上方凌空而过,地铁线路从居民楼里穿楼而出。 这就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 这座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大都市常住人口约3200万,辖区面积相当于奥地利。 然而,重庆的发展不得不克服极其复杂的地理条件。 首先,其辖区被中国两条主要河流——长江与嘉陵江贯穿。 此外,这座大都市被武陵山脉从四面八方环绕,几乎没有留下可供建设的平地。 这些地理挑战使城市向垂直方向发展,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三维城市规划模式——被非正式地称为“8D城市主义”。 世界银行城市规划专家彼得·卡尔索普表示:“重庆是全球创新城市规划的典范,其在交通、建筑与可持续性的融合方面极具启发性,为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 初到重庆的外地人会惊讶于这座人口稠密城市的交通流畅度。 重庆在高峰时段确实存在拥堵,但交通从未像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以及几乎所有巴西大城市那样陷入瘫痪。 为实现这种令人羡慕的城市流动性,重庆创造出了挑战常规逻辑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首先是高架道路系统。 在交通最繁忙的地段,共有五层不同的大道相互叠加,却彼此不交叉。 众多快速路拔地而起,高悬于地面40米的惊人高度,造就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该交通网络包含约2万座高架桥和桥梁,与密如蛛网的隧道相辅相成。 重庆有多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包括单轨列车、渡轮和索道缆车等。 此外,还有连接较高地段社区和较低地段社区的公共电梯。 与许多其他中国城市一样,科技被视为重庆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这座智慧城市依托大规模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持续优化城市日常运行效率。 在重庆,城市并非被动适应地形,而是主动驾驭地理条件。 当全球城市空间普遍面临饱和困境时,中国正以实践证明:凭借数据赋能、工程创新与规划雄心,总能开拓出城市新维度。 (作者埃尔内斯托·内维斯,肖童译) 发布时间:2025-06-22 09:31:25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49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