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李忠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内容: 熟悉唐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废王立武事件,在古代上本来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这次事件,不但意味着少年登基的帝王李治,彻底掌握了大权。 同时也意味着,武则天正式成为皇后,并且开始逐渐涉足朝堂,为后来武则天称帝埋下了伏笔。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往往被大家忽略。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太子李忠。 李忠是李治的长子,当时亦被过继给了那位王皇后,算是皇后嫡子。 当作太子的李忠,在这次事件后,自然也被很快废黜了。 但同时,这位太子殿下在这场政治风波当中,却似乎并没有任何当作。 更没有帮助自己的皇后养母,去做出任何反击之举。 那么,当作李治长子的李忠,到底是一个如何样的人? 在这场‘废王立武’事件当中,他到底扮演了一个如何样的角色? 太子之位被废后,他最终又是如何样的结局呢? 要想解释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李忠的身世开始说起。 李忠的父亲李治,原来是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的嫡三子。 按照中国历史传统的宗法继承制,李治虽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正宫皇后所生,但肯定没有皇位继承权。 在他前面,还有两个嫡亲大哥排着队。 当时的太子,是李治的嫡亲大哥李承乾。 所以,在李治人生最初的这十几年里,李治也从来都没想过有朝一日能做帝王。 身为嫡三子的李治,最好的命就是做一个闲散王爷,每天可以悠闲度日,吃喝不愁。 李治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李治成年之后,在老爹的安排下,娶了一名太原王氏的女子,也就是后来的王皇后。 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发生了剧变。 这一年,彩奇网,太子李承乾谋反。 李承乾谋反这件事,说起来比较复杂。 大概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磨练儿子,最终把儿子逼急了,想要靠着政变直接抢皇位。 结果还没来得及发动,就已经消息泄露被抓。 谋反在历史是最顶格的大罪,就算唐太宗李世民再如何喜欢这个嫡长子,也只能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但废掉李承乾之后,接下来立谁做太子,却难住了唐太宗李世民。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考虑到嫡次子李泰,曾经有过争储的行为。 若是李泰将来即位的话,李承乾多半性命不保。 为了保住李承乾的性命,唐太宗李世民最终只能跳过老二,直接让老三李治做了太子。 于是,贞观十七年,就在李承乾被废数日之后,李治被立为了太子。 对于李治来说,这件事无疑是他一生当中,最大的一个变故。 原来他只是一个想要虚度光阴的闲散王爷,如今却被推到了大唐继承人的位置上。 这个变化,自然会影响甚多。 此后的几年里,李治除了需要积极学习怎么做一个帝王之外,在他刚刚被立为太子的时候,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了他面前。 这个问题,就是子嗣问题。 李治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只有16岁而已。 放到现代,16岁的孩子最多也就刚上高中,距离结婚生孩子实在是太过遥远。 但放到唐朝那会儿的话,已经算是成年人了。 而李治想要坐稳太子之位,子嗣无疑是个加分项。 然而问题是,李治和王氏成婚许久之后,一直都没有任何动静。 按照中国历史传统的宗法继承制,最好的结果,本来是正妻先生一个儿子,然后其他妻子再生孩子。 但身为太子,李治此时迫切地需要一个孩子,已经等不了了。 于是,李治便临幸了身边的一个姓刘的宫女,而后生下了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就是李忠。 李忠的人生,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有着十分复杂的政治真相。 他的降生,不是因为父母恩爱,而是纯粹为了政治。 这也为他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此后的几年里,李忠一天天长大,他的爷爷唐太宗李世民也在一天天老去。 贞观二十三年,在李忠7岁那年,他爷爷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他爹李治正式登基为帝,唐朝也由此开始进入了李治的时代。 李治登基后,在老臣们的辅佐下,很快坐稳了皇位,但很快,子嗣这个问题,就又摆到了他的面前。 既然帝王已经上位,那么太子自然也需要赶快册立。 但问题是,当作正宫娘娘的王氏,肚子一直不太争气。 虽然嫁给了李治好几年,仍是没给李治生下一男半女。 如此一来,李治也就没了嫡长子,但庶子倒是有四个。 而在这四个庶子当中,李忠则是年龄最大,成了李治的庶长子。 发布时间:2025-06-12 08:29:35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4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