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十大猛人,战斗力爆表 内容: 中国有文庙当然也有武庙武庙始置于唐朝最初是祭祀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庙因为姜子牙被尊为武成王故简称为武庙唐肃宗在位时正值安史之乱天下兴起尚武之风于是朝廷选出历代良将十人配祀武庙分列左右史称“武庙十哲”一人一句话来看看这十位兵家大神唐朝立武庙,是为了推崇军功、提倡武德,彰显开疆拓土、镇反平叛的国家意志。 唐德宗在位时,听从大臣颜真卿建议,在武庙十哲外,又列管仲、范蠡、孙膑、霍去病等历代名将谋臣六十四人配祀,合称“六十四将”。 于是,武庙成为历代名将PK的舞台,后世的武庙祭祀制度亦常有变动。 武庙十哲有个类似“四大天王有五个”的梗。 宋代,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次到武庙参观,看到左右两廊所画名将,举起手中的杖指向白起画像,说:“白起坑杀已经投降的人,不讲武德,为何能列为‘十哲’? ”这里指的是长平之战后,秦军坑杀赵卒的故事。 宋朝以文治国,更重视为将者的道德,欲“取功业始终无瑕者”为十哲。 于是,宋朝对武庙的祭祀名单进行调整,提升张良的“亚圣”地位,将其画像单独列出,陪伴在姜子牙像旁,又将存在杀降、背主等争议的白起、吴起从十哲中除名。 十哲空出的三个名额,换成了春秋时期的管仲、范蠡以及唐代的郭子仪。 这样一来,到宋朝为止,入选过武庙十哲的有十三人。 武成王庙始于唐,兴于宋,废止于明洪武年间。 入选武庙的历代名将,以智略与战绩彪炳史册,其中也蕴藏着中华民族知兵而慎战的军事思想。 正如《孙子兵法》开篇所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发布时间:2025-05-07 10:19:46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4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