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古今夫妻称呼大全 内容: “结发”原是古人成人礼的一部分,就是束发。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 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举行“冠礼”,就是将头发挽起来盘成发髻,称做“结发”,再戴上冠(即帽子),代表成年了。 因此,男子20岁也叫“弱冠”。 女子到15岁行“笄簪之礼”,就是将头发盘成发髻之后插上簪子,代表长大成人了。 因此女子15岁称“及笄”, 自周代起,就规定女子在订婚后出嫁前行“笄礼”。 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可以行“笄礼”。 受“笄礼”时要改变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黑布将发髻包住,再以簪固定发髻。 古代无论男女,只要举行了成人礼,就意味着成年,代表着一个人到了可以结婚成家的年纪了。 到了汉代,“结发”成了夫妻成婚的仪式之一。 汉代苏武有诗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记载:“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 ”在洞房花烛夜,饮交杯酒之前,新郎新娘就床而坐,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再把这两绺长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生死相依。 古人还有诗总结:“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 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 ”头发“结”在一起,有牢固、结合、结伴之意,也寓意着新婚夫妇恩爱缠绵、白头偕老。 因此人们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 发布时间:2025-05-05 08:16:35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4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