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复盘奥斯卡,斯皮尔伯格失利,大魔王为何与影后失之交臂 内容: 奥斯卡落下了帷幕,《瞬息全宇宙》大杀四方,A24笑晕在厕所。 与好莱坞新六大电影公司,迪士尼、索尼、派拉蒙、环球、华纳、奈飞相比,A24是个小作坊。 这个小作坊成为大赢家,那就意味着有些电影成为了遗珠,但在评价落选的影片之前,得先了解奥斯卡的评审制度。 奥斯卡的评审制度与欧洲三大不同。 欧洲三大是小团体投票,每次7-9个人,都是专业人士,从艺术角度考虑,因此三大获奖的电影更注重艺术性。 而奥斯卡的评审相对大众化,会邀请数千人进行投票评选,这数千人来自各行各业,有电影人士,也有厨师、记者等。 他们的口味各异,基本上某部影片得票率超过50%,获奖就是大概率事件,这也会导致一些普通片子拿下最佳影片,如去年的《健听女孩》。 了解了奥斯卡的制度,再来说遗珠。 最佳影片中的一大遗珠自然是《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这是标准的八分电影,无论是剧作结构、文本设计,还是视听语言、视觉符号,以及对比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都属上乘。 片中柯林·法瑞尔、布兰登·格里森上演了一场真·分手的决心。 没头脑与不高兴,一个想过另一种生活,开启新的人生,一个只想跟对方回到以前的样子,快快乐乐没有烦忧。 可世事的变化并不尽如人意。 爱尔兰内战的爆发犹如他俩之间难以恢复到从前的友谊,本是同根生,但断指、驴子都成了隔阂越来越大的导火线。 直至最后无法挽回,如同爱尔兰回不到和谐相处的往常一样,岛内朋友反目,岛外兄弟成仇,无需任何切实的理由。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隐喻彼时内战的寓言故事,从时间、空间维度与对面爱尔兰战争进行重叠。 若对爱尔兰内战不太了解,可能看不到很多细节。 但也能觉察到《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的魅力,因为导演也在警示人们一定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非坐井观天,闭门造车,否则落后会常伴左右。 只不过,有些人是被动的接触世界,有些人是主动看到世界的变化。 若能看到这一点,也就能看到《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在奥斯卡挂零蛋的遗憾了。 从中也能看出《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为什么在最后投票阶段输给了《瞬息全宇宙》了。 因为这部电影有些小众,全球票房仅4751. 4万美元,《瞬息全宇宙》则是1. 55亿美元,而且拥有巨大热度。 与之相比,评委们可能都没看过《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也就谈不上喜欢,并为其投票了。 至于斯皮尔伯格为什么没有拿下最佳导演,原因跟《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还不一样。 因为他的《造梦之家》更像是富二代体验生活,有种“我的区长父亲”的既视感,富贵人家的顺遂,普通人无法共情。 在美国经济处于低迷的当下,那些人为制造的不足为奇的困难,奥斯卡数千评委中的普通大众自然不会为斯皮尔伯格的追梦而感动。 除此之外,《造梦之家》在其他方面是合格的。 《造梦之家》的开头是一段关于火车撞汽车的特摄镜头和蒙太奇剪辑。 前者致敬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世界影史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这是电影的第一次,也是斯皮尔伯格与电影结缘的第一次。 后者是电影技法,蒙太奇出现之后镜头有了组合,电影变得不再单一,从此开始流行于世界。 于斯皮尔伯格而言也是如此,电影中的视觉奇观让他震撼,也让他拥有8毫米摄影机,自此走上导演之路,成为了改变好莱坞的大师。 发布时间:2025-04-26 08:28:19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4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