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什么水平,历届国家最高奖获得者都是谁 内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什么水平,历届国家最高奖获得者都是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设立,并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管理。 这一奖项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是科学技术领域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荣誉之一。 它不仅是对科学技术工作者卓越贡献的极高认可,更代表着国家对于科学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地位体现在其评选的严格性和公正性上。 每年,众多优秀的科学技术工作者都会参与这一奖项的角逐,但只有极少数能够脱颖而出,获得这一殊荣。 评选过程不仅是对科学技术工作者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量,更是对他们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严格检验。 可以说,能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都是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享有崇高声誉的顶尖人才。 同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不仅仅是对获奖者个人的荣誉和肯定,更是对整个科学技术领域的激励和鼓舞。 这个奖项的设立,旨在激发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表彰那些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整个科学技术界树立了标杆和榜样,激励着更多的科学家投身到科学技术研究中来,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它代表着中国在全球科学技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每一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都是中国科学技术实力的象征和代表。 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和尊重,也为全球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中国科学技术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对科学技术工作者卓越贡献的极高认可,也是对整个科学技术领域的激励和鼓舞。 同时,它还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代表着中国在全球科学技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那么,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都是谁? 他们都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国之栋梁的风采吧! 2000年吴文俊,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籼型杂交水稻发明者,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昆,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金怡濂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刘东生,地球环境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永志,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空缺2005年叶笃正,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肝胆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李振声,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征镒,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王忠诚,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光宪,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谷超豪,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吴良镛,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家麟,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郑哲敏,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雷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张存浩,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程开甲,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2014年于敏,核物理学家,氢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空缺2016年屠呦呦,女,药学家。 赵忠贤,物理学家。 2017年王泽山,火炸药专家侯云德,病毒学家2018年刘永坦,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钱七虎,岩石力学和防护工程专家2019年黄旭华,核潜艇专家曾庆存,大气科学家2020年顾诵芬,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王大中,核能科学家2023年李德仁,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薛其坤,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2023年度最高奖获得者李德仁,男,1939年12月生,江苏泰州人。 1963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198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回国任教。 曾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武汉大学教授。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 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3年度最高奖获得者薛其坤,男,1963年12月生,山东蒙阴人。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 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 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2020年度最高奖获得者顾诵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诵芬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 他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0年度最高奖获得者王大中,男,1935年2月出生,河北昌黎人。 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中是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 他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因为篇幅有限,今天就先分享这些,后续会陆续加入2000年以来的最高奖获得者! 发布时间:2025-04-22 10:45:18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40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