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红楼梦中贾政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贾宝玉和贾府呢? 内容: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 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众所周知,琪官原名蒋玉菡,他原来是忠顺王的人,后来叛逃到北静王麾下。 由于贾宝玉说出了蒋玉菡的住处,蒋玉菡就被忠顺王抓回去了。 北静王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欢喜一场。 贾府既得罪了忠顺王又得罪了北静王。 贾宝玉还被毒打一顿,躺了好久才能行走。 那么贾政应该怎么做,才能不得罪北静王也不得罪忠顺王,还能保护宝玉和贾府呢? 如果想不得罪双方,就不能交出蒋玉菡。 长史官来了,说宝玉勾搭走了琪官。 贾政就应该猜到,凭贾宝玉的能力怎么可能藏住蒋玉菡? 既然忠顺王知道宝玉藏了琪官,自然也能知道琪官的藏身之处。 没有必要来贾府讨要,劫走琪官便是。 忠顺王没有必要登门要人。 忠顺王登门要人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因此即使是贾宝玉藏的琪官,无论是贾政,还是贾宝玉一概不能承认。 因为一旦承认藏了琪官,就说明贾宝玉胆大妄为,竟然抢走了忠顺王喜爱的戏子。 抢了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无论是贾宝玉还是贾府都没有好果子吃,都是惹祸。 如果宝玉和贾政死不承认,忠顺王也没办法。 总不能把贾政和宝玉抓起来严刑拷打吧! 如果把事情闹大,闹到皇帝那里去,贾宝玉光脚的不怕他忠顺王穿鞋的。 忠顺王身亡王爷,却不顾法令,流荡优伶,狎戏子,养小白脸。 他吃不了兜着走。 如果贾府不交出龄官,忠顺王没有直接证据,不能害贾府。 琪官也是北静王喜欢的人,因此,保全了琪官,北静王也会高看宝玉一眼。 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贾宝玉见忠顺王府的长史官。 忠顺王的长史官说明来意后,贾政应该推脱宝玉不在家。 说宝玉或是回老家了,或是去外地游山玩水了,总之,不让长史官见宝玉。 宝玉没有任何官场经验,长史官一吓唬就会招供。 他一招供,就成了叛徒,出卖朋友蒋玉菡,也出卖了背后的主子北静王。 宝玉招供,对贾府来说,绝不是好事。 如果贾政使一招缓兵之计,先让长史官回忠顺王府,贾政再找宝玉问明情况,再做打算。 寻找一个既不得罪忠顺王,也不得罪北静王的好办法。 拖延时间,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忠顺王着急抢回琪官自然会寻找别的办法,不会在宝玉这一根绳上吊死。 忠顺王已经知道宝玉琪官互换汗巾子的私密事,自然知道他的藏身之处。 宝玉不出面,忠顺王即使抢走琪官,也不是宝玉的错,因为他没招供,没有供出琪官,所以不会得罪北静王。 同样,由于琪官的藏身之处不是贾宝玉说的,所以忠顺王也没有证据证明琪官是宝玉藏起来的,宝玉和忠顺王抢戏子的事实不成立。 换汗巾的事情好解释,在冯紫英家喝酒,兴之所至,换了汗巾。 而且在席上,只说戏子是蒋玉菡,没有说这个戏子是琪官。 贾宝玉死活不承认认识琪官就可以。 即使承认知道了琪官就是蒋玉菡,也没关系。 一口咬定琪官住在哪里一概不知,就可以了。 既然不是贾宝玉藏的蒋玉菡,忠顺王自然不能怪罪贾宝玉。 如果贾政推脱贾宝玉不在家,不让长史官见宝玉,保护一下宝玉,然后从长计议,不会埋下祸端。 保护了宝玉,就是保护了贾府。 虽然,后来老太太出面,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是蒋玉菡事件还是酿成了后来的抄家大祸。 发布时间:2025-03-31 08:39:06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3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