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野外鉴别常见矿物的步骤 内容: 大自然中的矿物质多种多样,在为人类提供资源的同时,也有一些矿物因为其毒性而被人忌惮。 除了红铊矿、毒重石等本身具有毒性的矿物外,还有一些矿物虽没有毒性,却可能因加工过程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钾石盐、石棉等。 钾石盐化学成分为KCl,晶体属等轴晶系的卤化物。 单晶体呈六面体,集合体常呈粒状或块状。 纯净的钾石盐无色透明,含杂质时呈浅灰、浅蓝、红色等,玻璃光泽。 三组立方体解理完全。 摩氏硬度2,比重1. 99。 易溶于水。 钾石盐常与石膏等一起产于含盐的沉积岩层和现代沉积盆地中。 世界著名产地有俄罗斯的乌拉尔、白俄罗斯、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德国的马格德堡和汉诺威、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特拉华盆地等。 中国青海省察尔汗盐湖是中国储量最大的钾石盐产地。 在生理学上,当血钾高于5. 5毫摩尔每升时,患者出现皮肤苍白,四肢乏力,手足运动、感觉异常。 当血钾高于7毫摩尔每升时,患者四肢躯干出现麻木,甚至软瘫(先躯干后四肢),可引起呼吸困难或者窒息。 高血钾可致血管收缩,产生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等,但高血钾的更大危害却在于心血管的病变。 血钾异常时先出现心电图变化,血钾升到7-8 毫摩尔每升时,由于心肌应激性下降,心率减慢,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甚至心室颤动,舒张期心脏停搏。 不过,高钾血症患者也可以无或很少症状而突发心脏骤停而死,在临床实践上,高血钾是一个很危险的征象,容易导致心脏骤停。 石棉可剥分为柔韧的细长纤维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也是天然纤维状矿物的集合体。 按其成分和内部结构,通常分为蛇纹石石棉和角闪石石棉两大类。 蛇纹石石棉也称温石棉,是纤维蛇纹石的一个亚种;角闪石石棉包括直闪石石棉、蓝石棉(又称青石棉)、铁石棉、透闪石石棉。 此外,常将纤维状水镁石称为水镁石石棉,理论化学成分为Mg(OH)2,水镁石不属于硅酸盐矿物,但常与蛇纹石石棉共生。 石棉本身并无毒害,在工业、建筑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确认细小的石棉纤维被吸入人体内,附着并沉积在肺部,可导致下列疾病: 肺癌 、间皮癌-胸膜或腹膜癌 、石棉沉着病-因肺内组织纤维化而令肺部结疤(石棉肺),是强烈的致癌物。 与石棉有关的疾病症状,往往会有很长的潜伏期,可能在暴露于石棉大约10至40年才出现(肺癌一般15—20年、间皮瘤20—40年)。 一些旧住宅内的天花板,管路的绝热、隔音材料大多是石棉制品,当这些石棉材料被拆修、切割、重塑时,会有大量的细小的石棉纤维飘散在空气中。 一些建材、家装材料如石棉水泥、乙烯基塑胶地板都能散发细小石棉纤维。 石英石英成分为SiO2的一系列矿物,常见者为三方晶系。 呈带尖顶的六方柱状晶体产出,柱面有横纹。 石英集合体通常呈粒状、块状或晶簇、晶腺等。 纯净的石英无色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上具油脂光泽,无解理,摩氏硬度7,比重2. 65。 受压或受热能产生电效应。 石英大约占地壳质量的12. 6%,是一种极常见的矿物。 石英本身无毒,但是吸入肺中会导致硅肺(silicosis),旧称矽肺。 是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 SiO2 )粉尘微粒所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疾病。 直径大于5μm的硅尘难以进入肺泡,往往被阻滞于上呼吸道,即使进入气管及支气管也能通过纤毛粘液防御系统排出体外,而不致病。 小于5μm,特别是1—2μm大小的硅粉尘微粒容易吸人肺泡,并进人肺泡间隔而致病。 红铊矿红铊矿成分TlAsS2 ,单斜晶系,斜方柱晶类,颜色洋红色,条痕暗桃红色,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透明、半透明,三组解理,极完全至中等,具挠性,硬度2-2. 5。 比重5. 53。 红铊矿是一种稀少罕见矿物,但是在我国贵州滥木厂富集成矿,构成世界独一无二的铊独立矿床,除此之外,我国还发现有多处铊矿床。 红铊矿与辰砂很相似,贵州滥木厂的红铊矿曾经长期被当作是辰砂,后来中科院地化所才鉴定出这是红铊矿。 11年前,清华大学化学系1992级女生朱令离奇的“中毒”事件,就是铊导致的。 铊用于光电池、灯泡、电子、半导体、闪烁计算器生产;尚可用作碳氢化合物和烯族烃聚合和环氧化作用的有机触酶。 铊化合物则用作生产红外线光谱计、有色玻璃等工业。 硫酸铊用作杀鼠剂和杀虫剂;醋酸铊可治疗头癣或用作脱毛剂(慢性铊中毒的症状就是“鬼剃头”)。 毒重石成分碳酸钡,斜方晶系,斜方双锥晶类 , 常形成假六方双锥状三连晶。 致密块状、柱状、纤维状、葡萄状集合体。 白色或灰色、浅黄褐色,玻璃光泽,端口油脂光泽,解理三组,中等-不无安全,硬度3-3. 5 ,脆,比重4. 2-4. 3。 除重晶石外分布最广泛的含钡矿物,可构成工业矿床,常与重晶石方解石等共生于低温热液脉中。 用于玻璃、制革、颜料、陶瓷工业。 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中,易被消化道吸收,致死剂量0. 8g。 胆矾通常呈致密块状、粒状、纤维状、钟乳状及皮壳状等,板状、短柱状晶体不常见,三斜晶系,平行双面晶类。 蓝色或淡蓝色,微带浅绿。 晶体具玻璃样光泽、半透明或透明,在空气中易失去部分结晶水,形成浅绿色粉末。 质脆、易碎、碎块呈棱柱状。 硬度2. 5,比重2. 1~2. 3,条痕无色或带浅蓝色,断口贝壳状。 无臭,味甜涩。 是含铜硫化物在氧化带经氧化分解的次生矿物。 致死剂量约10g。 口服0. 65-0. 97克可产生严重中毒。 表现为齿、齿龌、舌苔发兰,口中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些病人2-3天内,出现黄疸、蛋白尿,引起肝、肾损害。 硫酸铜极易溶于水,如果饮用水中铜含量过高,超过1. 0毫克/升就会引起中毒。 毒砂毒砂的化学成分为FeAsS,晶体属单斜晶系斜方柱晶类的硫化物矿物。 单晶体常呈柱状,集合体往往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其主要物理性质是:锡白色至钢灰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中等至不完全,摩氏硬度5. 5-6. 0,比重6. 2。 锤击它,发出蒜臭味。 灼烧后具磁性。 中国古代称为白砒石、礜石。 出产地区很多,我国南岭地区铅锌矿多有毒砂伴生。 雌黄、雄黄雌黄雌黄的化学成分是As2S3,可混有少量锑、硒、汞、钒、锗等。 晶体属单斜晶系斜方柱晶类。 单晶体呈板状或短柱状,集合体呈片状、肾状、土状等。 板状解理极完全,薄片具挠性。 摩氏硬度低,为1-2,比重3. 49。 雄黄雄黄的化学成分是As4S4(AsS),晶体属单斜晶系斜方柱晶类的硫化物矿物,又名鸡冠石。 单晶体通常细小,呈短柱状,少见,一般以粒状或块状集合体产出。 长期暴露于日光下会变为红黄色粉末状。 板状解理良好。 雄黄常呈桔红色,条痕呈淡桔红色,金刚光泽,断口为树脂光泽,透明-半透明。 摩氏硬度低,为1. 5-2,比重3. 48。 长期接触雌雄黄会导致慢性砷中毒,主要为胸背手足皮肤颜色变暗、手足掌长厚茧或长疔(砷疔)、皮肤搔痒、四肢麻木、四肢酸痛、经常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砷华化学成分As2O3,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 单晶晶形为八面体,也有菱形十二面体。 集合体星状、皮壳状、毛发状、土状、钟乳状。 白色有时带天蓝、黄、红色调,也有无色,条痕白色或淡黄。 玻璃至金刚光泽,亦有油脂、丝绢光泽。 摩氏硬度1. 5,比重3. 73-3. 90,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性脆,溶于水,有剧毒。 别名砒霜、白砒、砒石、信石,不纯的砒霜颜色为红色,称为红信石,是鹤顶红的原型。 今人一般认为成人的中毒量为0. 01克,致死量为0. 1-0. 2克。 另外,在世界卫生组织确证的19种致癌物质中,砷居首位。 砷化合物包括三价、五价砷,一般情况下,五价砷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 在许多海味品中发现常称为“鱼砷”的海产品。 虾、蟹等甲壳类海鲜品中含有高浓度的“五价砷”化合物(尤其是在受污染的情况下),其本身对人体无害,但若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强还原剂)时,“五价砷”会转化成“三价砷”,会导致急性砷中毒;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辰砂化学成分是HgS。 中国湖南辰州(今沅陵)盛产此矿物,故称辰砂,古时又称丹砂或朱砂。 晶体属三方晶系三方偏方面晶类的硫化物矿物。 辰砂晶体主要是菱面体和厚板形,少数为短柱形,贯穿双晶常见。 常见的是粒状,块状以及被膜状集合体。 三组完全解理。 红色桔红色条痕,比重大,达8. 0-8. 2,摩氏硬度低,为2-2. 5,性脆,金刚光泽,半透明。 辰砂是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 辰砂几乎是提炼汞的唯一矿物原料。 可入药,有大毒。 人体血液中汞的安全浓度为1微克/10毫升,当到达5-10微克/10毫升时,就会出现明显中毒症状。 传统小说中常有在饮食中投入水银暗杀他人的描写,其实金属汞经口进入胃肠道后,可自粪便排出,一般无中毒危险。 水银直接吸入肺内则可引起中毒。 金属汞本身一般认为无毒性作用。 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后,在血浆内迅速弥散至红细胞内氧化为一价汞离子,进而氧化为二价汞离子再产生毒作用。 方铅矿方铅矿颜色呈铅灰色,条痕呈灰黑色,金属光泽。 摩氏硬度2-3,比重7. 4-7. 6,发育三组相互垂直的完全解理,故它很容易裂成立方体小块。 方铅矿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含铅矿物,经常在中低温热液矿脉及接触交代矿床中产出,伴生矿物有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方解石、石英、重晶石、萤石等。 它是炼铅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而含银的方铅矿又是炼银的重要原料。 铅的毒性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情,进入呼吸道、消化道都可以造成中毒。 有种说法认为古罗马帝国是亡于铅中毒,铅易于铸造,曾在古罗马中大肆应用于他们生活中的各方面,自来水管、各种器皿,在发掘的罗马古墓中往往发现有慢性铅中毒的痕迹。 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数据表明,过量的铅尘和大量的铅化物的废尘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慢性铅中毒临床上有神经、消化、和造血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阵发性腹绞痛、牙龈缘黑色铅线(尤其是下颌)是铅中毒的指示性标志。 小孩对铅的吸收率是成年人的五倍,因此小孩更易发生铅中毒。 光卤石化学成分KCl· MgCl2·6H2O。 斜方晶系斜方双锥晶类,假六方双锥状,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 纯净者无色或白色,常因含细微氧化铁而呈红色,含氢氧化铁混入物而显黄褐色。 新鲜断面呈玻璃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并呈油脂光泽。 无解理。 硬度2~3。 性脆。 相对密度1. 60。 具强潮解性。 味辛、辣、苦、咸。 发强荧光。 易溶于水。 是最富含Mg和K的盐湖中最晚形成的矿物之一,故常出现于沉积盐层之最上部,与钾石盐、石盐、杂卤石、泻利盐等伴生。 常与石盐和钾石盐共生,易于潮解,味苦、辣、咸,无解理,看过《白毛女》的都知道杨白劳是喝卤水死的,光卤石是卤水结晶产物,里面的氯化镁就是致人死地的物质。 在土法烧炼脱水光卤石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 来源:矿材网 发布时间:2025-03-23 07:35:12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3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