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球仅发现7只”,这里发现世界上最稀有鲸鱼 内容: 铲齿中喙鲸是世界上最稀有、最罕见的鲸鱼,甚至没人知道它们的数量、习性或在南太平洋的活动水域。 然而,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16日报道,科学家可能在新西兰的海滩发现了铲齿中喙鲸。 新西兰自然保护机构周一表示,本月在南岛海滩上发现一头搁浅鲸鱼,身长5米。 根据它的颜色、花纹以及头骨、喙和牙齿的形状判断,初步被识别为铲齿中喙鲸。 “稀有并可能是最神秘”的鲸鱼铲齿中喙鲸,又称铲齿喙鲸,是喙鲸科中最为罕见也是人类了解最少的一种。 起初在1872年新西兰皮特岛科学家发现了其下颚骨骼,直到2010年才第一次发现搁浅的活体(一对母子,后来死去)。 起初科学家认为这只是格氏中喙鲸,但经过DNA认证发现它就是一直以来传说中的铲齿中喙鲸。 由于数据缺乏,我们只知道其分布在热带太平洋东部的温暖深海水域,族群数量至今还是谜团。 成年铲齿中喙鲸可达5米-5. 5米左右,初生个体资料不详。 《当代生物学》杂志称铲齿中喙鲸为“稀有并可能是最神秘”的鲸鱼。 目前,科学家对该物种的行为习惯、栖息地、繁殖模式,甚至解剖结构几乎一无所知。 迄今为止,全世界仅发现了极少数铲齿中喙鲸,且尚无该物种活体目击记录。 奥塔哥海岸环境保护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Coastal Otago)运营经理加布·戴维斯(Gabe Davies)15日表示:“铲齿中喙鲸是现代最鲜为人知的大型哺乳动物物种之一。 19世纪以来,全世界有记录的铲齿中喙鲸标本只有6个。 从科学和保护的角度来看,本次是一个巨大的发现。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此次搁浅的鲸鱼遗体已被迅速运送至冷藏室保存,研究人员将对其进行检查。 该鲸基因样本将由奥克兰大学的新西兰鲸类组织档案馆(New Zealand Cetacean Tissue Archive)负责管理,以确认其可能具有的科学意义。 DNA处理和最终的物种鉴定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该鲸将成为迄今第一头可供解剖的铲齿中喙鲸标本,此前发现的铲齿中喙鲸标本在可供解剖前均已腐烂或仅有骨骼标本。 新西兰环境保护部海洋技术顾问汉娜·亨德里克斯(Hannah Hendriks)表示,此鲸将带来一些“惊人的科学发现和信息”。 她说,迄今为止,除此以外的5头铲齿中喙鲸在能进行DNA检测之前已被埋葬,使科学家失去对其进行研究的机会。 此外,由于此类鲸往往潜入深海觅食,很少浮出水面,使得对其的研究很难开展。 据美联社报道,铲齿中喙鲸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喙鲸物种之一,主要栖息在南太平洋。 1872年,第一块铲齿中喙鲸骨在新西兰皮特岛被发现。 20世纪期间,人类先后发现第二、三块铲齿中喙鲸骨。 2002年的DNA测序证明,这三块鲸鱼骨均属同一物种,且与其他喙鲸截然不同。 2010年,两头完整的铲齿中喙鲸被冲上新西兰海滩时均已死亡,科学家在它们被埋葬前采集的组织样本显示该鲸为某种人类所知甚少的物种。 世界上最稀有的鲸类还有哪些? 露脊鲸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鲸类之一,具体分为北大西洋露脊鲸、北太平洋露脊鲸和南露脊鲸。 其中北大西洋露脊鲸截至2019年1月,数量仅剩366头。 北太平洋露嵴鲸,全球估计仅存不到40只。 在19世纪末因商业捕鲸几乎灭绝,尽管1937年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禁止了对这些鲸鱼的捕猎,但非法捕鲸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将其推向灭绝边缘。 现代人类活动如渔具缠绕、船只碰撞、气候变迁等,仍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而南露脊鲸在短短几十年内,就有3. 5万头南露脊鲸遭到捕杀,仅剩35头雌性南露脊鲸存活下来。 好在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法令禁止商业捕鲸(除日本、冰岛、挪威除外),才让这些大家伙得以喘息的机会。 目前南极的南露脊鲸种群约有2000头。 角岛鲸是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尚未人知的鲸类,也是全球最罕见的鲸类之一。 这种鲜为人知的鲸类于2003年首次出现在科学期刊上,活动范围为热带及亚热带水域。 2015年4月人们在澳洲西海岸曾发现一头被冲上岸的角岛鲸,这也是在澳洲发现的第二头角岛鲸。 但目前尚不能确定角岛鲸的数量。 阿氏槌鲸,又称南方四齿鲸、阿氏贝喙鲸、阿氏喙鲸、南槌鲸。 是大型的喙鲸类,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环南极地区。 由于数据缺乏,科学家们目前这种生物的数量还不太了解。 已知它们喜欢群居生活,有时群体可达50头之多。 阿氏槌鲸以章鱼、乌贼和深海鱼为食,成年可达7. 8米-9. 7米,出生时的幼体可达4. 5米。 由于经济价值很大,鲸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捕杀对象。 到了近代,由于捕杀规模的扩大,鲸的数量锐减,许多种类濒临灭绝。 如今,鲸类的生存更是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和嗓音污染等更多威胁。 随着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大规模进入海洋,这也对鲸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 它们不仅可能会死于胃部或肠道的堵塞,锋利的塑料碎片也会刺穿肠道内壁,还会因为胃里装满了没有营养的塑料感到虚胀而被饿死。 作为滤食性动物,须鲸需要吸入大量的水以捕捉维持其巨大体型所需的鱼和磷虾,而区分食物和塑料是不可能的。 2019年,人们曾在一头巨大的抹香鲸胃里发现了超过90千克的垃圾。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噪声侵入海洋(人为噪声中对鲸类动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海洋航运交通所产生的噪声)。 这些人为噪声不仅影响它们与同伴的交流,而且会干扰其回声定位行为,从而影响它们的捕食;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噪声侵扰还会令鲸类的压力激素水平增加,甚至会影响其繁殖成功率。 希望这些海洋中古老、庞大又温顺的哺乳动物安全、自由地生活下去。 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保护鲸类免受人类活动威胁,保护鲸类,就是保护地球生态和人类自己。 发布时间:2025-03-03 10:26:49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3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