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朱温为什么被冠以禽兽皇帝称号?他做了哪些荒唐事? 内容: 参加起义却又背叛旧主,依靠严刑峻法统领军事朱温出生于唐宣宗年间,其家庭在当地本也算颇有名望,但因其父亲早逝而家道中落,母亲王氏只得带着朱温兄弟在他人家中做佣人生活。 唐僖宗时,山东私盐贩子黄巢起兵反唐,起义进展极为迅猛,一时间天下震动,朱温早已不满当前生活,跟二哥朱存商议之后,两人便投奔了起义队伍。 参加起义后,朱温随着起义队伍辗转征战各地,其兄在转战岭南时战死,而朱温则凭借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再加上颇有计谋善于动脑,因而屡获升迁,先后担任队长、都虞侯等职。 中和二年882年,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但要黄巢自己去打下同州。 然而,黄巢虽然攻下了同州,却也遭到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联合其他藩镇的攻击。 朱温败于王重荣后,先后十次向黄巢上表请求支援,然而却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报。 这时,朱温又听说黄巢军事势力窘迫困厄,将帅大多军心涣散,朱温推断起义必将失败,于是在亲信胡真、谢瞳的劝说下,杀了监军使严实,于同年九月转投唐朝。 朱温因为屡败唐军,因此在唐朝方面也是极为有名,因而唐僖宗对于朱温的投降极为高兴,当即下令授其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朱全忠”。 降唐之后,朱温为了自己的前途,打起旧主黄巢那是毫不留情,而其官位也随之屡屡升迁,次年便升任了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在朝廷和朱温的打击下,黄巢则是屡遭败仗,最后于中和四年884年兵败身亡,唐僖宗则加封朱温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封为沛郡侯。 之后,又因为屡败秦宗权,先后升任检校太保、检校太傅,改封吴兴郡王。 当时,朱温为了保证军事的战斗力,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军法,在军中推行“跋队斩”,即如果将校阵亡,那么其所属的士卒便要全部斩首。 后果导致很多士兵在主将阵亡后纷纷逃跑,朱温于是又命人在军士脸上刺字,如此便可抓住那些逃跑的士兵。 如此,其军事战斗力固然有所保证,但也导致大量士兵枉送了性命。 朱温做大篡夺大唐江山,屠杀李唐宗室和朝中大臣在平定黄巢起义和秦宗权的过程中,朱温也开始在地方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等到叛乱基本被平定,朱温已经成长为了中原地区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并通过宰相崔胤插手朝中局势,后多次击败凤翔李茂贞,势力开始渗透进长安附近。 天复三年903年,李茂贞被迫与朱温议和,将唐昭宗交给朱温,唐昭宗自知已经难逃傀儡命运,只得对朱温表示,“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与戚属是卿再生”,自此对朱温唯命是从。 不久,朱温杀第五可范等宦官七百多人,宦官势力大受打击,朱温则被任命为守太尉、兼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进爵为梁王,开始执掌朝中大权。 之后,为了更方便控制帝王,朱温又想将唐昭宗迁至洛阳,因担心大臣反对,便命养子朱友谅诛杀了丞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人,这才下令将唐昭宗连同长安百姓全部迁往洛阳,并拆毁长安宫室、房屋。 到达洛阳后,唐昭宗身边之人已经全部是朱温派来的人,只剩下了两百多名陪在身边的小黄门和内园小儿,朱温对于这些人也不是很放心,于是干脆命人将其灌醉后全部坑杀。 眼看朱温的威胁越来越大,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遂组成联盟,意图联手讨伐朱温。 朱温在起兵之前,为了幸免后院起火,直接命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及蒋玄晖等人于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杀死唐昭宗、河东夫人裴贞一、昭仪李渐荣等,改立年仅十三岁的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宗。 发布时间:2025-02-09 08:52:32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3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