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何会掌管贾府?有什么能力? 内容: 夸人是本事,自夸则是更考验功底,稍有不慎,不但起不到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来看凤姐的教科书式自夸。 贾琏从苏州回来时,与凤姐有一段对话。 凤姐刚刚料理了秦可卿的后事,办的十分圆满,上上下下无不敬服。 按理说,此时正是炫耀的好时候,可她自己偏要往坏了说,把自己说的一无是处。 “我年轻不压众,被我闹了个人仰马翻,珍大哥哥现在还抱怨后悔呢”这能起到什么效果? 有个成语叫欲扬先抑,凤姐先自己先把贬到极致,在旁边听的人,只能摇头否认,不是的,你做的好,做的特别好! 效果就达到了。 三、化解尴尬的机智贾府中人员众多,人与人接触难免会有矛盾,矛盾一旦转化为尴尬,就会使人难堪。 红楼梦中最尴尬的场景,就是鸳鸯抗婚。 回目就明确,“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这场闹剧的高潮部分,是贾母发怒,殃及众人。 且看此时各人表现:王夫人不敢说话,薛姨妈不便说话,最后是探春仗义执言,打破僵局。 误会解开,众人正是挖空心思讨好贾母之时,凤姐语出惊人,开始指出贾母的不是。 众人皆惊讶,贾母是谁? 金字塔尖上的老太太,她如何能有错? 即使有错,谁又敢说出来? 凤姐敢。 一句 “谁让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跟水葱似的,怎怨地人要? 我要是孙子早就要了”逗得贾母哈哈大笑,至此,尬尴的气氛才缓过来。 再看,这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贾母把人调理的人人都想要,那么贾赦要娶鸳鸯也是有情可原。 在不着痕迹中,也替自己的公公说了话。 再看一例。 宝钗落选,心中正不自在。 恰巧宝黛之嫌隙消除,刚刚和好,宝玉觉得人生如此美好,说话不留神,正正触了宝钗的眉头。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人家落选了,你偏用杨妃来比,搁谁身上,都得生气。 宝钗此人,虽然平和大气,但绝不是任人捏的软柿子。 立马反击,讽刺他负荆请罪,一时间气氛尴尬,火药味十足。 聪明如凤姐,虽然不明白二人在说什么,但早看出了不对劲,用一句吃生姜的话,提醒了两人,把话题终结,化尴尬于无形。 四、巧言善辩的精明贾琏背着凤姐娶了尤二姐,她自是恨的牙痒痒。 要把尤二姐拐到自己面前来,好好摆布。 于是屈尊拜访尤二姐,一席话说得十分恳切,让人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就连外界对自己的传言,也用了“当家人,祸水缸”来解释,成功的让尤二姐相信她是个大大的良善人,也是二姐悲剧的开始。 发布时间:2025-01-27 08:53:03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28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