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古典奇闻精彩小故事三则 内容: 欢迎收看古典奇闻故事,请多多点赞评论[赞]您的支持[送心][给力][可怜]对我很重要哦! 家大人(指原作者梁恭辰【清朝】的父亲)随皇帝出行沈阳时,行署与无锡顾晴芬侍郎的官署紧挨着。 公务之余,两位老大人会面交谈,顾侍郎讲过一个他们家乡数年前发生的故事。 有一个华姓客商,携带三百两银钱雇船去淮海地方买货。 船过丹阳时,见岸上有个人背着很重的行囊急急恳求捎他一程。 华客见那人可怜,便招呼舵公靠岸停船等他。 舵工赶紧摇摇手,劝他说:不要多管闲事,此地坑蒙拐骗偷抢的匪人最多,免得受累招祸。 华客心善,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舵工不得已,只得让那人上了船,安排在后舱。 船抵达丹徒时,那人背着行囊出了舱,对华客说道:我是出来走亲戚的,我亲戚家离这里很近,我该下船了。 随后再三感谢后离去。 船又继续往前行了一段,天气有些寒冷,华客打开箱子打算拿件衣服穿,突然发现箱中三百两货银全部变成了瓦片石头,他瞬间明白是被搭船那人偷换了,顿时懊恼悔恨不已。 此时天又忽然下起大雨,船逆着风寸步难行。 华客懊恼之余暗想:“既然货银已失,何必再往前行,不如掉头回家,重新筹措银两再做打算。 ”随后便招呼舵工返航,并答应回去的船资照原价付。 舵公答应了,掉转船头,顺风张帆而归。 路过奔牛镇时,又见岸边有人冒雨背着行李等搭船,浑身都湿透了。 舵工瞅了一眼,发现就是之前那个偷银的贼人,便急忙返回舱内,让一个水手出去招呼那人上船。 这个贼人压根没想到之前搭的船会返航,而且此时天色已晚,雨大风急,他也是急着搭船,便把行李递给水手,自己也紧跟着跳上了船。 进入船舱后,才发现华客也在里面,不禁大吃一惊,急忙向岸上奔逃,却不幸失足落水。 船上众人拿篙子捣了几下,那人便沉入水中不见了踪影。 华客打开那人的行囊,马上看到了自己那三百两银钱,另外还有百十粒珍珠,价值数千金。 此后华客成了大富之家。 (出《北 东 园 笔 录 》)故事二:维杨十友都是家产丰厚、安份知足、不求官禄不贪财、喜爱清静,仰慕道义的人。 他们是至交好友,关系好的像亲兄弟。 当时四海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十友志趣相投,经常喝酒聚会,怡然自乐,并且总是从第一家开始,一直轮流到第十家结束。 有一次,他们正在聚餐,一个老头不请自来,自顾自坐在了餐桌末位。 老头一身粗布麻衣,又脏又破,身体瘦弱不堪,看着像是一个经常挨饿的穷苦人。 十友怜悯老头,都不计较,随他吃喝。 老头也不客气,吃饱喝足后就自己走了。 此后只要十友聚餐,他就来蹭饭吃,酒足饭饱就走,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天吃饱喝足后,老头忽然对十友说:“我是个没能力没学问的穷老汉,屡次打扰你们十位好友的聚会,你们不但不责怪,还允许我入席陪座,实在感谢,如今你们每个人设的宴席我都参与了,十家宴席也已轮流完毕,为了答谢你们的厚恩,我愿意尽力设一次宴招待各位。 咱们另择日相聚,希望大家都能参加。 ”到了约定的日期,十友依照老头所说,一同等待他的到来。 到了凌晨,穷老头果然来了,带着他们缓步而行,不知不觉走了很远,来到东塘郊外。 只见荒野中有两三间破茅草屋,歪歪斜斜好像快倒了似的。 老头把他们领进茅屋,里面已经有了几个乞丐,个个披头散发,肮脏丑陋,穿着破衣烂衫,衣服上面补丁摞补丁。 他们看到老头进来,互相看了一眼,马上排成一排站着等老头吩咐。 老头命令他们打扫屋子,铺上柴草,展开草席,随后邀请十友围成一圈坐下。 此时天色已晚,大家都面有饥色。 又等了很久,乞丐们拿来醯(xi:古代指醋或者酒)盐竹筷,分别放到客人面前。 又过了一会儿,几个乞丐一起抬着一块像案板似的大板子,大概四五尺长,摆在草席中央,上面还盖着一块油渍麻花的布。 十友互相对看了一眼,高兴地想肚子都快饿扁了,美食总算上桌了。 乞丐们将油布撤去,只见案子上冒着腾腾热气,看不清里面是什么东西,看了半天,才发现好像是个十几岁的童儿,但是并没有看到耳目手足,可能是蒸烂了,十友又惊又骇。 老头热情地招呼他们下筷子,十友又怕又怨,有的人不敢表现出来,只推说肚子不饿,有的人气愤地拂袖而去,总之都不肯吃。 老头见状就放开肚皮大吃特吃起来,一直吃到实在吃不下快吃吐了才停止。 吃剩下的都让众乞丐拿外面吃了。 这时老头才对他们说:“这次所吃的东西乃是千年人参啊! 太难得了! 几辈子也难遇到一次。 吃到它的人,能白日升天,成为上仙。 我有幸得到此物,特意设宴以报众位对我的相待之恩。 可惜大家都不吃,这大概就是命吧! ”众人听了惊讶后悔,连连道歉,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此时老头催促众乞丐尽快吃完。 又过了一会儿,众乞丐都变成了仙童玉女,旗幡伞盖前导后从,浩浩荡荡,与老头一起飞升而去。 此后十友挖空心思四处追寻,但再也没能见到老头。 (出《 神 仙 感遇传 》)故事三:贞元末年,有个布衣书生经常游荡于长安城的各个酒家,靠着吟咏诗歌跟人家要酒喝,常常喝到夜晚大醉而归,和他同住一个旅店的人都以为他癫狂。 书生已在这里寄住了半年,当时正值深秋,风肃气爽,万木凋落,长空寥廓,塞雁连声。 他四下张望,触景生情,不觉泪下沾襟。 一个老头儿看他伤心落泪,觉得奇怪,问他怎么了? 书生说:“我来到天地间一百三十个春秋了,每见春日和煦,春风柔和,花草芳香,莺歌燕舞时就不自觉地欢喜快乐起来。 等到秋天来临,又总感到伤怀。 令我悲伤的不是秋色而是人生呀! 青春年华就好像明媚的春天,到了老年则如同萧条的秋天。 ”说到这里,他又朗声吟诵道:“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素秋时节天地肃,荣秀丛林立衰促。 有同人世当少年,壮心仪貌皆俨然。 一旦形羸又发白,旧游空使泪连连。 ”老头儿听他吟完这首诗后,也不觉感伤不已,泪湿衣襟。 只听书生又吟诵道:“有形皆朽孰不知,休吟春景与秋时。 争如且醉长安酒,荣华零悴总奚为。 ”老头儿听罢又开怀大笑起来,与书生一起到酒家喝酒,两人都醉倒在了酒馆。 过了几天,这位布衣书生不知到哪里去了,有人曾在西蜀的江边看见过他。 (出《 潇 湘 录 》) 发布时间:2024-12-07 10:07:14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2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