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花信之年是指多少岁 花信之年的出处介绍 内容: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大家都知道,那其他的呢? 花信之年指的是女子二十四岁,这和中国传统风俗历法大有关系。 小寒节气到谷雨节气总共有一百二十天。 其中有八个节气。 这八个节气中的每五天称为候。 而且每一候里面都会开一种对应的花,总共二十四种花。 在这之后就是立夏了。 这就代表这成长的春天过去了,成熟的夏天到来了,女子在花信之年就要准备嫁人了。 如果错过了夏天,等到秋天,就人老珠黄没人要了。 所以花信之年是个重要的分界点。 花信之年是多少岁? 花信之年又称为花信年华,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二十四”这个数字与“花信”的缘分,可能在于“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二十四风,对应着二十四节气,分别有二十四种花期。 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 猜你想了解的,花期最长的花。 花信之年古人以五天为一候,一个月共有两个节气六候,从小寒到谷雨结束,一共是四个月八个节气二十四候,故称“二十四番花信风”。 虽然学者们多有指出,这一序列中有的花卉与节候不符,但“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称谓却传之久远。 花信之年从清代开始,人们将此称谓移用于青年男女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华,始有“年方花信”“花信年华”的比喻,当然更多地是用于女子,比如晚清女诗人阮恩滦二十四岁早逝,戴赓保写了一首词,其中有“谁念冰雪聪明,华年廿四,花信风吹断”的句子,即悼念她以二十四岁的青春华年却早逝之意。 花信之年出处“花信”即花信风。 南宋学者程大昌所著《演繁露》载:“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 初而泛观,则似谓此风来报花之新闻耳。 按《吕氏春秋》曰:春之得风,风不信则此花不成。 乃知花信风者,风应花期,其来有信也。 ”程大昌注明此条引自南唐学者徐锴的《岁时广记》。 有关花信之年的古诗黄庭坚《山矾花二首》序云:“江湖南野中,有一小白花,木高数尺,春开极香,野人号为郑花。 王荆公尝欲求此花栽,欲作诗而漏其名,予请名山矾。 野人采郑花以染黄,不借矾而成色,故名山矾。 ”宋徐俯作《南柯子山矾》 :“细蕊黄金嫩,繁花白雪香。 共谁连璧向河阳。 自是不须汤饼试何郎。 婀娜笼松髻,轻盈淡薄妆。 莫令韩寿在伊傍。 便逐游蜂惊蝶过东墙。 ”(《乐府雅词》)古代年龄称呼襁褓:初生孩提、总角、垂髫:童年金钗之年:女子12岁豆蔻之年:女子13岁及笄之年:女子15岁碧玉年华:女子16岁桃李年华:女子20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弱冠之年:男子20岁而立之年:男子30 岁不惑之年:男子40 岁知命之年:男子50 岁花甲之年:男子60 岁古稀之年:男子70 岁喜寿:男子77岁耄耋之年:80岁米寿:男子88岁鲐背之年:90 岁白寿:男子99岁期颐之年:男子100茶寿:男子108岁 发布时间:2024-10-28 09:38:16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1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