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手工艺品五大代表,你都了解它们的来历吗? 内容: 手工艺品,是具有艺术之美的经典,也俗称民间手工艺品,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 手工艺品的品种非常繁多,如皮具、宋锦、竹编、草编、手工刺绣、蓝印花布、蜡染、手工木雕、油纸伞、泥塑、剪纸、服饰、民间玩具等。 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有它独特的美,具备当地特色的文化,那么你知道中国手工艺品五大代表之作吗? 中国结不知什么时候起,现代人又把老祖宗那时候流行的饰物重新从箱子底下找出来,然后依葫芦画瓢,加上更多的想法,更多的点缀,于是,彩色丝线编扎成的粗粗细细带子,有图腾纹样的小环儿,婀娜多姿的穗坠儿,这一切构成了美丽奇特的中国结。 让人惊叹一根红绳原来可以变出这么多的花样。 别看轻这小小的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是人们追求随意、祈盼平安的一种意趣。 结是绳编饰品,它同我国的布艺、刺绣并称为祖国的三大手工艺品。 它朴实无华,庄重雅气。 说起中国结可谓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 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 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 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 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感情的字眼,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 结与吉谐音,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流传至今。 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工艺品之一。 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另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 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 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其中苏州的苏绣和缂丝最为盛名。 手工刺绣是中国传统的著名工艺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手工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开始了养蚕、缫丝了。 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手工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据中国史书《尚书》记载, 4000 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了服装衣画裳绣的装饰,可见中国在四五千年前,手工刺绣品已经广为流行了。 油纸伞油纸伞是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亦传至亚洲各地如日本、朝鲜、越南、琉球、泰国、老挝等地,并在各地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油纸伞。 随着大陆客家人迁移至台湾定居,也令中式油纸伞在台湾生根发展。 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媒婆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避邪。 日本传统婚礼上,新娘也会被红色油纸伞遮着。 琉球古代婚礼上也有用到油纸伞。 老人喜好象征长寿的紫色伞,送葬时则要用白色伞。 日本传统舞蹈也会以油纸伞作道具,茶道表演时有的要用番伞。 宗教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此是取其圆满的意思,作为人们遮日避雨、驱恶避邪的象征。 现时日常所用的伞多是洋伞,油纸伞多作为艺术品和游客纪念品售卖。 风筝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 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1]芜湖铁画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 铁画是以低碳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 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融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 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 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 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 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发布时间:2024-10-23 10:25:01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1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