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岳阳楼 麻布山 圣安寺 城陵矶 小乔墓 长江系列 岳阳楼篇 内容: 引言—名字由来商周时,城陵矶即筑有“大彭城”。 春秋时,属楚国。 楚灭汉水流域的麋子国后,公元前505年,楚昭王谴王孙由于在梅子市筑东麋城,迁其遗民于此。 后又在岳阳楼一带筑城,驻军监视,称西麋城,为岳阳建城之始。 (东)汉献帝建安15年(公元210年),孙权派鲁肃镇守巴丘邸阁,筑巴丘城,岳阳正式建城。 岳阳楼区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岳阳市原南区和郊区合并而成。 因千古名楼岳阳楼而得名。 岳阳楼区今为湖南省岳阳市下辖区。 长江图湘江在境内汇入长江。 岳阳楼(AAAAA)岳阳楼坐落于湖南省洞庭湖畔、岳阳市西门的城墙上。 岳阳楼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腾王阁齐名,并称为中国长江流域的“三大名楼”。 登楼俯瞰洞庭湖,水面烟波浩淼,苍苍茫茫,水天一色,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岳阳楼传说是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 至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修建楼阁,正式定名为“岳阳楼”。 同时代的诗人杜甫有诗《登岳阳楼》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宋庆历五年(1045年),腾子京守巴陵郡时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作千古名作《岳阳楼记》。 范氏在文中不仅将四周的景物、早晚晴雨等各种感触描写得淋漓尽致,且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使之脍炙人口,传扬中外,岳阳楼亦因此声名远播。 现存的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新修葺的,占地240平方米,深宽各三间,三层三檐,通高19. 72米,木结构。 楼顶似古将的头盔,黄琉璃瓦,飞檐高翘,屋脊装饰有各种动物,楼的每角立有一彩釉飞凤。 二楼有明廊环绕,可凭栏远眺。 棂窗格门雕饰精美,柱、枋、梁、架朱漆彩绘,富丽堂皇,气宇非凡。 麻布山麻布山位于郭镇乡麻布村,原名霖雾山,距离市中心仅15公里,公园规划面积548公顷,海拔352. 8米,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7%,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一座天然氧吧。 圣安寺圣安寺,地处岳阳市城南郊,距市区约3公里,是岳阳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院。 始建于唐初(公元716年-760年间),最初为高僧无姓大和尚所住,宰相杨炎常来往于圣安寺。 京兆尹杨凭捐巨资兴建。 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为圣安寺刻写碑铭《碑阴记》,记载无姓法师生平。 耸立于大龟山的圣安寺,气势宏伟,飞檐斗角,金碧辉煌。 它由天王殿、钟鼓楼、藏经阁组成。 殿内香烟缭绕,供有弥勒佛像,佛像袒背露腹,手掐念珠,笑口常开,弥勒佛像两侧,供着四大护法神将,俗称“四大金刚”,又称四大天王。 万佛宝塔建在大龟山山顶,亦为镇山之塔。 在塔基上,右可俯视南湖美景,七座小龟山浮于水面,时浮时 沉,栩栩如生;往左远眺洞庭,来往商旅船只白帆点点;正面鸟瞰巴陵城,整个城市尽收眼底。 登塔一望,风景更是绝伦,使人流连忘返。 城陵矶城陵矶长江中游第一矶,与南京燕子矶、马鞍山采石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长江八大良港”之一。 长江中游水陆联运、干支联系的综合枢纽港口。 湖南省水路第一门户,国家一类口岸。 位于岳阳市东北15公里江湖交会的右岸,距市中心区7. 5千米,当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隔江与湖北省监利县相望。 城陵矶南绾三湘、北控荆汉,扼洞庭湖贯通长江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水经注》载:“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 ”小乔墓小乔墓又名二乔墓,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北面,占地1亩。 墓冢为圆形封土堆,墓周有游道,并增加石栏护围。 园内建筑,为砖木结构,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园林风格。 小乔墓地一带,传为三国周瑜军府。 墓府为当时军府花园。 墓地环境幽静,花木繁茂,墓顶植女贞二株。 坟前墓碑高约一米,上书小乔之墓。 清嘉庆前,墓内修葺情况没有记载。 《巴陵县志)载: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瑛重修。 以后又无记载。 传闻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新修建,并在冢上重植女贞二株。 1993年又于墓南侧增建小乔墓庐,四周建有围墙。 墓园内照壁。 正面刻有宋苏东坡手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据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 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 ”又引《戊申志》载“墓在今广丰仓内。 或小乔从周瑜镇巴丘,死葬蔫。 大乔不应此。 ”《巴陵县志》又载“瑜所镇巴陵在庐陵郡,非今巴丘。 ”又裴松之注解《三国志》称:“瑜留镇之巴丘,为庐陵郡巴丘县(今江西省境内),瑜病卒之巴陵,为晋荆州长沙郡巴陵县(即今岳阳市)。 ”孰是孰非,尚待考证。 另全国还有安徽庐江小乔墓、江苏南京小乔墓、安徽南陵小乔墓。 非遗文化—洞庭渔歌洞庭渔歌,被渔民称为丫口腔的渔歌(即张口就唱,渔民可以自由发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形成了洞庭湖区独特的渔歌风味。 早在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就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记载。 它和其它民歌一样,也是洞庭渔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政治、经济状况、历史文化、民族习惯、语言特征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特点,渔歌词往往是渔民见景生情,即兴抒怀,随口编唱。 常用比兴手法,艺术形象比较集中、单一,表现的内容比较直接朴实,但也有多段体的分节歌式的叙事诗。 有情歌,绝大部分反映洞庭渔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刻划了渔民真挚朴素的爱情和高尚纯洁的情操。 其中,有儿歌,内容诙谐有趣,富有知识性和娱乐性。 分为耍歌、盘歌和骂歌。 有劳动歌曲,是渔民在行船时,为了消除疲劳,调节情绪而演唱的歌曲,内容以即兴抒怀和传授知识为主。 地方特产—岳阳湘莲湘莲为岳阳名产之一,粒大饱满,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营养丰富,是岳阳宴席上必需品。 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把莲花称之为君子,赞美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的果实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莲子。 莲子分为白莲和红莲。 白莲颗粒较大,形状椭圆,肉色洁白,细嫩柔软,是莲子中的上品;红莲颗粒较小,形状尖长,肉色土红,粗糙坚硬。 当地人喜欢在秋冬季节用来炖肉的湖藕,就是红莲的根部。 洞庭湖区水域辽阔,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适合湘莲生长。 后序岳阳楼区是岳阳市中心城区,是岳阳的政治、文化中心。 大美湖南、大美岳阳欢迎您! 发布时间:2024-10-05 08:18:18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1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