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大古曲之六 夕阳箫鼓 万籁俱寂 由远而近的意境 内容: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春江花月夜》历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曾经改编为各种中西乐器的独奏、合奏曲,亦有将其填词用于戏剧之中,可谓是最广为人知的中国传统音乐。 它那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 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的曲情基本来自《春江花月夜》的诗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此诗立意高远,气势雄浑。 从春江到海潮,从江树到花林,从月升到月落,从现实到梦境,给世人描绘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图景。 十大古曲之夕阳箫鼓:作品造型圆润,整体取琵琶造型,又与汉字“春”的造型相结合,与春江契合。 作品在琴头上镌刻江风习习的舒爽,上端刻画梅三两虚化与琵琶弦中,好似凑近便能嗅到其芬芳。 刻画“江风习习,花枝弄影”的动态之感。 中部一轮明月挂于寂静的夜空之上,生动表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境。 下部画面体现“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夕阳映江面。 ”的苍茫深阔,静谧优美。 背面文字则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夕阳箫鼓》的琴声阵阵传来,绘声绘影。 作品则将《春江花月夜》所描述的那种画韵诗境尽现于眼前。 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 遂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使人回味无穷。 发布时间:2024-09-26 07:54:47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1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