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刚服役,外媒:中国开建全球最大航母,核动力时代要来了?
发布时间:2025-11-20 09:46:36 | 来源:阅天下

福建舰刚在三亚军港完成服役仪式,美国卫星就紧盯着大连造船厂的船坞,印度媒体甚至直接说“中国要造全球最大核动力航母”,这阵仗太大了,难不成中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时代,真的要来了?

中国才刚在常规动力航母的电磁弹射上搞出突破,怎么突然就被传要造核动力了?外媒说的“全球最大”,到底有多少实锤?要是真的,会不会就此改写亚太海战的规则?

11月5日,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盛大服役仪式,正式交付中国海军列装。这艘被外媒称为“中国航母里程碑”的船,它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2022年6月下水之后,它并没有急着露脸,而是用2年多的时间完成了9次海试,从动力系统到电力设备,该测试的项目一个都没少,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图片

2025年9月的行程更是备受关注,穿过台湾海峡进了南海后,国防部紧接着放出歼-15T、歼-35、空警-600的起降视频,这并不是普通的测试,而是全球首次有常规动力航母,把电磁弹射系统成功把隐形舰载机送上天,绝对是让所有军迷都为之振奋的一个消息。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确实让不少国家都眼馋。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总是故障,连F35都没能做到稳定弹射,但是中国却率先搞定这件事,美国当然不甘心。更关键的是,福建舰用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比传统的交流电技术效率高的不是一点半点,还能智能分配电力,既能满足电磁弹射的高需求,又不耽误其它设备的正常运作。这种技术优势也让福建舰的战斗力不容小觑,舰载机从启动到起飞只要15分钟,比普通的蒸汽弹射快了一倍多,这对航母作战效率的提升太重要了。

现在福建舰归南部战区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它的作用,就是守护南海。有了它,中国在周边海域保障海上权益就多了个“定海神针”,那些总想来挑事的外部势力,出手之前恐怕要先好好掂量掂量了。

不过福建舰刚刚服役,外媒的注意力立马就转移到了下一艘航母身上,大连造船厂更是成了他们的“重点盯梢对象”。

图片

卫星拍摄的大连造船厂船坞的“方盒子”,真的是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吗?

美国那边说的有模有样的,说从卫星照片里看到船体中间有个圆柱形结构,和美国福特级航母的反应堆屏蔽箱长得特别像,还翻出2024年5月的卫星图,说那个时候就有疑似飞行甲板的零件了,上面两条不平行的槽,很可能是斜角甲板的弹射器轨道。毕竟福建舰也只有一条电磁弹射器,这个新结构倒是跟美国的尼米兹级或福特级航母的设计有点像。

不过,这个说法的“漏洞”其实不少。那个“方盒子”很可能是核动力破冰船之类的特种船用设备,毕竟中国之前还没有造过水面上的核动力舰艇,哪能单凭一个模糊的结构就断定这是不是航母用的核反应堆?而且,国防部此前已经做出回应了,只是说“根据国家安全需要推进航母建设”,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外媒这么急着下结论,反倒是有点故意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意思了。

不止美国,印度那边也是紧盯着这个核动力航母,《亚洲防务安全》说004型航母排水量能到11万到12万吨,比美国福特级还大,要成为“全球最大的航母”,甚至连服役时间都替中国计算好了,可能是在2028年到2029年。可问题是,中国真的需要“全球最大”的航母吗?

图片

中国海军的定位一直都很清楚,不是要像美国那样搞霸权,我们就是想维护自身的权益。常规动力航母在中近距离任务里反而更灵活,而且建造时间更短、成本更低、更快速形成战斗力。之前有消息说江南造船厂可能在同步造常规动力的改进型航母,是在福建舰基础上改的,这种“核动力和常规动力航母一起研究”的思路其实更加实在,既不冒进也不保守。所以中国并不会盲目追求什么“最大航母”,我们只是根据实际需求来。

其实不管004型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中国航母走的是“自己创新、一步步迭代”的路子。从辽宁舰的模仿建造,到山东舰的完全自己建造,再到福建舰的技术突破,中国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从来没有跳过关键环节。就算004型真的是核动力,也是建立在陆上试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并不是像外媒说的那样“突然就实现了”。

最后说句实在的,中国发展航母从来不是为了争霸权,而是为了守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为了在国际上更好地维护和平稳定。至于大家关心的核动力时代什么时候来,不用着急,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毕竟以中国做事的风格,只有准备充分了才会拿出来亮相。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