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赞成!”
当这个数字出现在德州奥斯汀特斯拉股东大会的大屏幕上时,整个工厂会场瞬间被欢呼和口哨声淹没。“Elon!Elon!”的声浪如山呼海啸般涌向舞台中央。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走到两台人形机器人中间,咧嘴大笑:“超级感谢你们!”
天啊!就在今天(北京时间11月7日),特斯拉股东们以压倒性多数票,批准了一份人类商业史上绝无仅有的薪酬计划——一份最高价值可达1万亿美元的超级“支票” 。要知道,马斯克目前的身家约为4730亿美元,已经是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这笔巨款,相当于印度尼西亚一年的GDP,是美国所有上市公司CEO年薪总和的100倍!

然而,吊诡的是,这张“万亿支票”开出之时,特斯拉正深陷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欧洲销量暴跌45%,第一季度利润惨遭腰斩,抗议者在展厅门口焚烧特斯拉汽车……就连管理近2万亿美元的挪威主权基金和华尔街权威咨询机构都大声疾呼“反对”,称这个计划“疯了”。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陷入困境的公司,一个备受争议的CEO,一份看似荒谬的薪酬方案,股东们为何还会疯狂投下赞成票?马斯克究竟许下了怎样的诺言?这背后,远不止是金钱的游戏,更是一场关乎特斯拉未来命运的豪赌。

绝非易事:“1万亿”背后的残酷游戏规则
朋友们,千万别误会,这1万亿美元可不是一次性打到马斯克账户上的生日红包。他想拿到这笔钱,必须玩一个极其残酷、难度堪称“地狱级”的游戏。
根据获批的薪酬方案,马斯克需要在未来十年内,完成12个极其严苛的“里程碑”。每达成一个,他才能解锁价值约830亿美元的股票期权。而解锁的条件,每一项都令人瞠目结舌:
市值目标:将特斯拉当前约1.5万亿美元的市值,推高到惊人的8.5万亿美元,增幅高达466%!这是个什么概念?目前全球市值第一的英伟达约为5万亿美元,马斯克的目标是让特斯拉比英伟达还要再值钱70%!运营目标:光有市值还不行,公司的实际业绩也必须飞跃。他需要实现:交付2000万辆汽车、卖出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让100万辆全自动驾驶的Robotaxi(机器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并将公司核心利润提升至4000亿美元,这比当前水平增长了超过20倍!我的天!要知道,特斯拉去年第三季度的调整后利润仅为42亿美元,离第一个里程碑要求的500亿美元相差甚远。而Optimus机器人至今尚未量产,100万台的销售目标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董事会自己也承认,这些目标“极具挑战性”,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几乎不可能完成。

为何死磕?首富的野心与特斯拉的困局
啧啧,既然已经是世界首富,马斯克为何还要死磕这看似遥不可及的1万亿?答案绝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
“绩效狂人”的终极挑战:马斯克堪称是“零底薪、纯绩效”的终极信奉者。回顾他的薪酬史,从2012年带领特斯拉绝处逢生,到2018年完成激进的市值目标,他从未领过一分钱传统工资,财富完全与公司的巨大成功和股东回报绑定。这套“先让股东富起来,我才跟着富”的逻辑,虽然激进,但已被历史证明是驱动他创造奇迹的强大引擎。这次的万亿计划,不过是将这套哲学推向极致,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挑战”。绑定领袖,押注未来:在股东大会前,马斯克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薪酬方案未通过,他将考虑离开特斯拉或辞去CEO职务。这对于正处于转型阵痛期、极度依赖马斯克个人 vision 和号召力的特斯拉来说,无疑是毁灭性打击。股东们投下赞成票,更像是一次集体表决:我们相信只有马斯克能带领特斯拉穿越迷雾,实现向AI和机器人公司的惊险一跃。这1万亿,买的是马斯克的未来十年,更是特斯拉的未来十年。超越金钱的野心:对于马斯克而言,财富或许早已是数字游戏。他真正追求的,可能是通过实现这些目标,彻底改变人类交通、能源乃至生活方式。将市值做到8.5万亿美元,意味着特斯拉必须在其布局的电动车、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能源存储等所有领域都取得统治级成功。这1万亿,是他为自己设定的、驱动人类科技进步的宏大KPI。未来之路布满荆棘:毫无疑问,这场豪赌已经开启。胜利的欢呼过后,严峻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尽管马斯克在大会上信心满满,透露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即将取得突破,Cybercab预计2026年量产,并将Optimus机器人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但前路上的障碍清晰可见: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激烈的行业竞争、各国复杂的监管审批,以及马斯克本人分散在多家公司的精力。

世界首富马斯克与他的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注定将成为商业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之一。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财富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野心、创新、风险与回报的极致寓言。
股东们用投票表达了对一个狂人的信任。现在,压力全部给到了马斯克。他能否再次复制奇迹,将特斯拉打造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帝国?我们拭目以待。毕竟,对于总在挑战不可能的埃隆·马斯克来说,谁又敢轻易断言“不可能”呢?这场万亿赌局,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