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丨嘉峪关悬壁长城:古代军事防御智慧 悬崖上的建筑奇迹
发布时间:2025-11-01 10:52:02 | 来源:阅天下
图片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吕庚青 刘姗 程健 宋芳科 王星懿

10月2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特别支持,甘肃省委网信办、省文物局主办,张掖、嘉峪关、酒泉市委网信办与敦煌研究院、中国甘肃网、凤凰网甘肃频道共同承办的“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嘉峪关。

雄浑巍峨的嘉峪关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是我国明长城的最西端,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悬臂长城,宛如嘉峪关关城向北延伸的一只坚实臂膀,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依山而建,筑于约四十五度的陡峭山脊之上,远远望去,似凌空倒挂,故而得名“悬臂长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壮观的建筑形态,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奇险与壮美并存的独特景致。

图片

回溯历史的长河,早在公元1372年,征西大将军冯胜在祁连山与黑山之间的嘉峪塬上修建了嘉峪关。然而,彼时的嘉峪关周边,仅有汉代长城的残垣断壁,且历经岁月的侵蚀,墙损壕淤,嘉峪关宛如一座孤悬的城池,南北毫无遮挡,难以形成固若金汤的军事防御体系。

时光流转至公元1539年,尚书翟銮视察河西防务,看到嘉峪关的防务体系不完备,上奏朝廷,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了嘉峪关南北两翼的长城,即“明墙、暗壁”。明墙如一条巨龙,蜿蜒伸展至关南讨赖河边的“长城第一墩”,暗壁则似一条潜行的蛟龙,止于关北石关峡口的悬壁长城。

图片

明墙与暗壁,恰似嘉峪关的一对钢铁羽翼,牢牢扼守在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自此,关城与南北两翼长城以及周边星罗棋布的烽燧,共同构成了一个严丝合缝、坚不可摧的完整军事防御体系,为这片土地的安全与稳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当游客们满怀期待登临这古老而雄伟的长城时,无不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极目远眺,连绵的山脉与广袤的戈壁尽收眼底,历史的硝烟仿佛在眼前弥漫,让人不禁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战争场景。“这里的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每一道城墙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站在这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代的英雄豪杰并肩作战,感受到了那份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来自广东的游客顾先生激动地说。

图片

数据显示,截止10月12日,今年景区已接待入园游客57.5万人次,门票收入45.8万元。“我们注重细节,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如增设物品寄存区、提供饮水服务、优化服务设施,确保游客在景区的游览体验更加舒适和便捷。”悬壁长城景区负责人雷霞介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景区将母婴室搬迁至景区出口的显眼位置,这一暖心之举大大提高了母婴室的使用率,为带宝宝的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赢得了游客们的一致赞誉。游客们纷纷表示,在嘉峪关长城景区游览,不仅能看到壮丽的历史景观,更能感受到景区工作人员的真诚与热情。

图片

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共融,每一位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震撼。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