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万户侯是什么级别 换做现在是什么地位
发布时间:2025-10-02 08:24:05 | 来源:阅天下

还不知道:古代万户侯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封官加爵,不愁吃喝是现代人的幻想,也是古代人的梦想。在遥远的过去,如果一个人或因为机缘巧合,或因为足够忠心耿耿,或在国家中功绩显著,被天子封上了一个什么侯,那就是几辈子,几世代的人都飞黄腾达,不用担心劳作和口粮,这就是官爵在古代的地位权势。

当一个人受封后,不仅能定期拿朝廷的封赏,而且还会被赐予面积相当可观的土地和一定量的佃农及其他人口,除了要承担拥护皇帝的义务和责任,收归的粮食物资都归自己所有。这般待遇,其实也只有少数人有幸得到。

中国古代有无数名号的官僚侯爵,而其中最为霸气也最有实力的一个,就是万户侯。

01 何为万户侯

万户侯属于一个封建阶层,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一个产物。

封建,顾名思义,就是先分土地给到诸侯,再于此地建立国家,又称为分封制。在分封制下,统治者将国土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功臣和有实力的贵族,赐予他们土地和爵位,这些被封的人则需要为统治者提供军事和经济支持,并在统治者的控制下管理自己的封地。这样的系统可以确保各封国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同时也可以强化统治者对统治阶层的控制和支持,维持社会稳定和治理。

分封制最鼎盛的时期就是商周时代,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事实上天子已经是个毫无实权的虚位,取而代之的是崛起的诸侯各国,一直到秦国统一天下建立大秦帝国,分封制被摧毁。

图片

但分封制在古代朝政系统和人民思维里根深蒂固,加上秦朝足够地短命,因此在改朝换代后,分封的制度和思维虽有调整和削弱,但仍然以各种形式延续。

就拿万户侯为例,在《战国策》中的“齐策四”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可以拿下齐王人头的人,就封他为万户侯。”说明万户侯之称在战国时期就存在了,而到了分封制恢复了的汉朝,万户侯更是众多汉代侯爵中,地位最高实力最为强劲的一个层级。

而发展到元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削弱,万户侯就成为了广泛指代位居高处官职的代称,例如在元代,万户侯就是总领朝廷核心的枢密院,意思是“万夫之长”,放到现在就相当于军队的大领导。

但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以汉朝时期的地位为代表的万户侯,那个时候万户侯还没有演变为一种官职,而是代表着一个实力强劲的封建阶层,不仅有着政治实力,而且还坐拥着难以想象的广大土地,在汉代当万户侯,和在元朝当万户侯,根本是两个概念。

在汉代,赫赫有名的抗击匈奴大将军卫青以及霍去病都曾是万户侯,说明了万户侯的分量之重。

那万户侯在权力的鼎盛时期,掌管着怎样的资源,而放到现代,又相当于什么地位呢?

图片

02 “市长”万户侯

万户侯,就是手下有着一万户左右的平民百姓以及他们的土地和收入,他们的农耕土地和定期要上交的税务全权由万户侯掌管。那万户侯管着多少的土地和人口呢?

人口方面,因为是按户计算,而每户有小孩,有老人,也有夫妻和兄弟姐妹,所以能够参与到农耕生产中的人肯定是在一万的几倍之上。因此无论是劳作还是其他事务,万户侯都都有着足够的劳动力储备。

而万户侯的土地更是广阔。在现代的农耕条件下,每户农家的土地就一小片,可能就一个四合院那么大,在现代农具的加持下也只够满足温饱,即使是有一万户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但在古代那地广人稀的日子里,一户食邑的种植耕地面积必然是现代的数倍甚至是十倍之多。

“凿壁借光”的主人公匡衡也是汉代人,他就曾经估测过自己身为“乐安侯”所有的土地。皇帝赐给他大约六百户的农耕土地,官场后期的匡衡其实是个自私的伪君子,所以为了确保自己的土地万无一失,他自己去测量自己的所有地,结论是大约有三个乡镇的大小,估计有一百四十多平方公里。

根据匡衡的测算,我们可以大致得出拥有一万户人家的万户侯,大概有着现今一个地级市的土地面积。把万户侯当做现在的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比较合理,甚至比市长的权利还要大,因为他还可以掌管税收,而且收上来的粮食物资都是自己的。

图片

03万户侯的收入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