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痛的六种病,痛风仅排第五!希望你一个都没经历过
发布时间:2025-10-01 11:23:09 | 来源:阅天下
图片

深夜时分,王大爷突然被一阵撕裂般的剧痛惊醒,冷汗直冒,几乎难以忍受。他紧紧抓着床单,痛得大喊,家人急忙把他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摇头叹息:“这还不是最痛的病,如果某些疾病发作,连剧烈疼痛都无法形容。”家属们愕然,王大爷更好奇,世上竟还有比这更痛的病?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疼痛”是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伴随者,无论是磕伤碰伤,还是牙痛、胃痛,往往都是可以挺一挺就过去的小麻烦。然而,在医学领域,疼痛并非都能靠意志力熬过去,有些疾病的痛楚,甚至被称为“地狱级”,让最坚强的人也瞬间溃败。

图片

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被列为“人体最痛的六种病”呢?痛风居然还只是第五名!排在前面的到底有多恐怖?又有什么办法能避免成为它们的“目标”?今天,我们就来还原这些被称为“极致疼痛”的医学真相,为大家揭晓人体最痛的六种病,帮你科学防护,莫让疼痛偷袭健康生活。

也许,最可怕的,不仅是疼痛本身,而是你一直忽视的健康隐患。这些极致疼痛的疾病,你了解多少?

极致疼痛背后的医学谜团

说到疼痛,普通人很难体会到某些疾病带来的钻心之苦。医学上有一种客观标准,“疼痛分级表”,用来衡量不同疾病带来的痛感强度。数据显示,普通的急性创伤、肌肉拉伤,其疼痛评分通常不超过3-4分(满分10分)。但凡被装进“最痛六种病”里的,每一项都令人谈之色变,高达9-10分

分娩痛,很多母亲的描述是,“感觉身体要被撕裂成两半”。分娩期间因产道扩张、宫缩,疼痛等级可达10分满分。而且,这种痛感持续数小时甚至更久。医学数据显示,有超过85%的女性在分娩时需医疗镇痛支持

图片

被誉为“地狱之门”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形容其痛感如电钻钻头在脸上反复击打,持续数秒到几分钟反复发作,甚至连刷牙、洗脸、微风轻拂都能触发。不夸张地说,有患者因为实在受不了选择自杀。据《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统计,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为1/15000,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且女性多于男性。这种“雷击般”的疼痛,靠一般止痛药无法缓解,必须专科干预。

肾结石(肾绞痛),被形容为“最想在地上打滚的痛”。因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诱发剧烈、放射性剧痛,往往突发且波动。根据中华医学会数据,肾结石患病率约7.5%,发作时的疼痛评分高达9-10分。有患者用“宁愿生十次孩子,也不愿再犯一次结石”来形容。

癌性疼痛,恶性肿瘤晚期,肿瘤侵蚀组织和神经,导致持续、难以忍受的痛楚。相关研究(《中国癌症杂志》)指出,77%的晚期癌症患者有严重疼痛,常因神经受侵或肿瘤破溃引发,常规止痛药效果递减,需要多模式镇痛方案。

痛风,痛风发作时,由体内尿酸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诱发急性红肿、剧烈灼痛,“一夜之间,脚趾肿得鞋都穿不上”。权威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痛风患病率已达1.1%,发作时疼痛评分7-8分。即便是这样,它也只能勉强排第五!

图片

带状疱疹神经痛,被称为“会动的烈火”,带状疱疹病毒激活后侵犯神经,诱发灼刺样、刀割样神经疼痛,疼起来宛如“烈火缠腰”,且抽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约有20%带状疱疹患者遗留神经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这些极致疼痛的背后,除了疾病本身,还代表着我们的健康防线某处已经“失守”。很多人习惯性地以为忍一忍就过了,殊不知,“剧痛”其实是健康在拼命报警。

极致疼痛如何改变生活?亲历者的真实写照

也许你觉得,这些疾病离自己很远。然而真实的个案往往就在身边,让人警觉。比如56岁的赵女士,因带状疱疹后发生神经痛,连续三个月夜不能寐,甚至一度陷入抑郁;62岁的陈大爷,痛风发作时躺在床上,“大脚趾痛到走路都做不到”,自己说“被火烧骨头的感觉比任何跌打还难熬”;而三叉神经痛患者往往被面痛折磨,连说话吃饭都变成“酷刑”;有两孩妈妈直言,分娩时的阵痛比任何想象都强烈,哪怕是短暂的经历,也终身难忘。

图片

极致疼痛不仅仅带来身体的摧残,更让人产生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下降。医学研究显示,慢性疼痛人群中高血压、失眠的发生率高出普通人2-3倍,免疫力也随之下降。更危险的是,部分疾病(如癌性疼痛、带状疱疹神经痛)若不能及时干预,可能留下不可逆的健康损害。

任何一位体验过这些极致疼痛的人,都会由衷地感慨,健康的生活,原来最值得珍惜的,是那些无痛、无灾的平平安安。

科学防御极致疼痛,这几点一定不能忽视

看到这里,不少人心里难免紧张:这些最痛的病,有可能预防吗?又该怎样保护自己和家人免于这样的折磨?

其实,防患于未然比亡羊补牢更重要。临床专家总结,有效预防和缓解极致疼痛,主要做到以下五点。

规律体检,及时识别隐患。如肾结石和肿瘤早期常无症状,定期肾功能、尿常规、影像检查,有助于问题早发现。

图片

合理饮食与作息。高嘌呤、高脂饮食、暴饮暴食可增加痛风、带状疱疹等风险。控酒、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规律作息,是最本质的防线。

科学锻炼与压力管理。长时间久坐、缺乏锻炼,或精神压力过大,为多种疾病埋下“雷”。每周至少150分钟适度有氧运动,搭配冥想放松,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控制慢性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会显著增加神经性、肾性、心血管性疼痛的风险。血压、血糖达标,是阻断慢性痛苦的关键。

及早就医、科学诊治。面对无法解释的、持续加剧的疼痛,切忌自我忍耐,应尽快到医院明确诊断,采用规范化治疗手段。部分疾病(如三叉神经痛、结石、晚期肿瘤)已有完善镇痛和微创治疗策略,控制疼痛、提升生活质量大有可能。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人体最痛的六种病,痛风仅排第五!希望你一个都没经历过~|网易健康》

3.《世上最痛的4种病,疼痛程度不亚于古代酷刑,经历过的都是超人|今日头条》

4.《人体最痛的6种病,痛风仅排第五!希望你一个都没经历过|网易健康》

5.《人体最痛的六种病,痛风仅排第五!|网易新闻》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