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最重

她是世界第一巨人,14岁就高过姚明,18岁猝死,遗体至今未下葬

2025-11-18 09:41世界最重

有一个女孩,14岁就已经比姚明还高,18岁却突然离世,为何至今鲜有人提起她的名字?她叫曾金莲,生于1964年农历六月初六,湖南省沅江市南嘴镇余家村的一个普通农家。有人说,她刚出生就像个小纹身——整整十斤,拱着小脑袋一声不吭,却预示着一个非同寻常的身影正在慢慢撑开。

从呱呱坠地起,曾金莲的命运就带着点儿夸张。她一岁那年,身高已经破了1米,这个数字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成了神话。村里其他娃娃才75厘米左右,她就像个小巨人,手脚都显得过分修长。两岁能吃下一斤米饭,四岁能帮母亲下地挑水、挖红薯——那力气,连壮年男子都夸惊人。可谁能想到,这股“惊人”,竟是后来的沉重枷锁?

五岁那年,曾金莲测得身高1.54米,体重82.5公斤。此时的她,背着100斤的水桶不费吹灰之力,还能甩开村里小伙伴几条街。人群中,有人好奇地指着她喊:“看那小丫头,长得像拎条小船似的!”母亲却一边笑,一边担忧:孩子到底能长多高?这股能力,到底是天赐礼物,还是将来难以承受的重担?

到了上小学,村里开始有人议论:要不要送她去县体育馆当篮球苗子?三年级时,她已达1.85米;四年级,一下窜到1.91米。有人爽快地说:“这么高,不打篮球可惜了!”可成年人的世界并不容易进,体育馆瞧了她两眼,说她年纪小,生活不方便,先等长大再说。她怅然地缩回家门,却没想到,这个“再说”,最终变成了没说。

初中毕业的那年,曾金莲站在人群中,犹如一座移动的小山。2.27米的身高,135公斤的体重,把父母和兄弟姐妹衬得像玩具。人们惊呼:这妞儿,真是世界最高的女生了!可她自己却清楚,胯下的每一步,都是痛的考验。跳不起来了,跑不起来了,连行走都要拄拐杖。为什么天生的优势,反倒成为了日后的折磨?

医学给出的答案残酷而直接——巨人症。一位湖南医科大学的教授给她做了检查,发现脑垂体前叶长了一个体积达1064立方毫米的肿瘤,高度分泌生长激素,让全身骨骼和软组织疯长,同时引发了并发症:糖尿病、腰背疼痛、双足神经痛……每一个症状都是对她身体的无情抽打。医生苦口婆心:“手术风险大,可若不治,会越来越严重。”可在那个年代,先进的显微外科远没今天成熟,开刀的成功率低得可怜。

她说: “我知道自己这身高奇怪,可我也想像其他女孩一样,能跑能跳。”说这话时,曾金莲的双肩微微颤抖。她试着坚持物理治疗,坚持服药,哪怕每天要挨几针胰岛素,也从没抱怨。每次去县城医院,走在长长的走廊里,她都得小心翼翼,深怕哪根拐杖打滑。医生们见了,叹息说: “她的意志太顽强了,可这身体真撑不住。”

1981年末的一个夜晚,曾金莲躺在医院病床上,窗外寒风呼啸。她抬头看着天花板,眼角滑下一滴泪珠。她在想:如果当初有人肯接纳自己,给个篮球梦的舞台,是不是就不会走到如今这一步?可人世没有如果。她深吸一口气,想起母亲常说的话: “女娃儿能吃能喝,也算家里添了福气。”可如今的“福气”,在她看来,却是一种越长越重的负累。

1982年2月14日清晨,值班护士发现她还在呼吸,可半小时后,她脑出血猝逝。现场只剩下旁边那支拐杖,孤零零地靠在床头。医生们按程序进行了尸体解剖和研究,才彻底明白——曾金莲的垂体瘤早已压迫了脑组织,再也无法挽回。她用17年的时间,换来了一份医学上难得的案例资料。

“医生说,我的身体,要是早点发现,要是早点手术……可惜了一株生命。”谁在她的遗书里读到这句话,都忍不住鼻子一酸。她没有把自己看作英雄,也没有怒怼命运,只是平静地接受,最后选择了无偿捐献遗体,为后来的巨人症患者提供更准确的病理资料。

曾金莲没能成为篮球场上的巨人,却成了医学史上最温柔的巨人。许多年后,湖南医科大学的后辈们在研究室里讲起她,仍会掀开那早已泛黄的病例报告,唏嘘不已:一个被高度分泌激素裹挟的生命,如何在疼痛和束缚中,默默贡献自己最后的价值?

曾金莲的一生,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天赋”与“病痛”之间的纠结,也映照出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里无奈的命运。如今,村里的青少年体育训练设施完善了,医生和家长都不再害怕“异于常人”的身高,反而把它视作潜在的优势。可当我们自豪地说出下一个姚明,又有谁会记得:在她之后第一位登上国际高度仪的,是那个14岁就比姚明还高,却在18岁前熄灭光芒的湖南女孩?

有的人凭天赋得来名声,却没能享受荣耀;有的人失去短暂生命,却在离去后赢得永久的尊重。曾金莲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每一个非凡的数字背后,是血肉之躯的无声呼喊。也许,我们应当记住她的名字,让那个曾把痛苦变作医研契机的女孩,不被历史的尘埃彻底掩埋。

信息来源:[参考资料: 《中国巨人——曾金莲的医学报告》][参考资料: 湖南省沅江市地方志·人物卷]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阿基米德:力学之父的智慧奇迹,撬动世界的科学传奇

    阿基米德:力学之父的智慧奇迹,撬动世界的科学传奇引子:穿越千年的科学巨星当我们谈起科学史上的伟大人物,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总是耳熟能详,但在那遥远的古希腊时代,有一位天才科学家,他用智慧撬动了整个世界的基础——他就是阿基米德!这位“力学之父”用他的奇思妙想、严密逻辑和无尽热情,开创了静力学、流体静..

    2025-11-18
  • 奥运会金牌世界排名,中国有5人入选上榜

    奥运会金牌世界排名,中国有5人入选上榜,一人至今仍无法逾越大家好,欢迎来到绿茵看雄风,这里有最新的体育资讯,有着最激烈的体育盛事,最吸引人眼球的体育明星,体育美女,体育巨星,体育资讯,时事体育新闻这里都有,下面有我带领大家走进文中的故事吧!林丹,说起羽毛球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就是林丹了,他的确是羽坛..

    2025-11-18
  • 世界最大、重要突破!上周,我国多领域捷报频传

    上周我国在工程、科技、航天等领域捷报频传一系列新成就刷屏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图景重大突破!月球“土特产”中发现“铁锈”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嫦娥六号采回的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月球样品,取得月球科学研究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α-Fe2O3)和磁赤铁矿(γ-Fe2O3)晶体。研究首..

    2025-11-18
  • 世界最长

    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精装修”进入收官阶段

    日前,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加长棚洞、人字形房顶施工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天山胜利隧道的洞内“精装修”也已进入收官阶段。天山胜利隧道的洞内环境景观设计以“天山·色彩”为核心主题,深度复刻天山独特的自然风貌。设计团队将隧道内景观分为三个功能段:基础段以“蓝天白云”为核心元..

    2025-11-18
  • 世界最高

    世界在建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悬索桥首节钢桁梁吊装完成

    11月16日,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控制性节点工程黄桷沱长江大桥顺利完成首节钢桁梁吊装工作,标志大桥正式转入上部结构拼装阶段,为2026年年中主桥合龙奠定坚实基础。黄桷沱长江大桥全长1260米,主跨765米,为单跨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是世界在建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悬索桥,大桥采用双层桥面设计,上层为6车道内环快速..

    2025-11-18
  • 世界首台650℃高效超超临界燃煤锅炉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记者今天了解到,世界首台650℃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锅炉近日在华能玉环电厂完成首方混凝土浇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该锅炉是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实施以来,首例经市场监管总局批准进入沙盒试验的设备。该锅炉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燃煤火电机组蒸汽温度提升至世界最高的650℃,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系列高温合金新材..

    2025-11-18
  • 韩国第一美女车模林智慧,也是韩国第一S女王

    虽然美国媒体把“韩国第一美女”的荣誉给了林珍娜,但凭借着傲人的大胸和天使般甜美的笑容的林智慧,拥有“韩国第一S女王”、“韩国第一美女车模”,她不但是车展上众人瞩目的星光,更是歌手、演员多栖发展的韩国知名美女。韩国第一美女车模林智慧,甜美又性感出生于1986年(跟小编同一年的)情人节(2月14日)的林智慧,似乎注..

    2025-11-18
  • 娱乐之最

    全家移民风波五个月后,看孙俪和邓超如今状态,14岁的儿子成答案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文丨 快报编辑丨招财娱乐圈里总有那么“一股清流”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不愿意和其他人..

    2025-11-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