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之“心”:千年前的黑科技
2025-11-14 10:59科技之最
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隋唐大运河的构造简直不像自然形成的河道,倒像是被一把巨型尺子精确丈量过。
中国有许多大河,但除了额尔齐斯河与澜沧江之外,全是由西向东横向流动,没有一条南北纵向的大河,这是由亚洲东部的西高东低的基本地势所决定的。
为了南北贯通的大运河,诸多黑科技诞生了。
最离谱的是戴村坝这个“黑科技”。
古人用一道坝就玩转了水力学:汛期自动分流,旱季智能蓄水,硬生生让运河活了600多年。
据史料及碑文记载,元代曾在罡城筑坝,迫使汶水南入洸河,流至济宁,再分水南北以济运道。但济宁向北至南旺一段,水爬坡上行,终因水势不足,时常干涸。
戴村坝初建于明永乐年间。
整个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
大坝拦汶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一般情况,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比现在的水利调度系统还精妙。
想象一下,没有计算机的年代,他们靠鱼嘴状石拨就实现了水量分配,这操作放在今天也得算世界级专利。
更夸张的是数据对比:同时期的欧洲还在用独木舟摆渡,我们这条“水上高铁”已经年运粮百万石。京杭大运河的货运量直到20世纪才被铁路超越,而戴村坝到现在还在上班,有”大运河之心”、天下第一坝之誉。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