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40部央视女主没红?王力可的“不火”,藏着娱乐圈最缺的清醒
在娱乐圈,“红”似乎成了衡量演员成功的唯一标准——刷热搜、炒绯闻、上综艺,仿佛少了这些,就不算“火”。
但有这么一个演员,演了15年央视剧女主,搭档过刘烨、胡歌这样的顶流,观众能喊出她所有角色的名字,却记不住她本人的名字。她便是王力可,享有“央视亲闺女”之美誉,于娱乐圈却宛如一股清流,堪称最“另类”的存在,以独特姿态演绎着别样精彩。
2004年,年仅17岁的王力可,于电视剧《血色浪漫》中饰演“秦岭”一角,凭借精湛演绎崭露头角,自此一战成名,开启璀璨演艺之路。观众记住了那个裹着红围巾、在黄土坡上唱信天游的陕北姑娘,记住了她对钟跃民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时的明亮眼神,却没记住“王力可”这个名字。
为了演好秦岭,她提前一个月去陕北体验生活:跟着牧民学唱信天游,练到嗓子沙哑;跟着农妇学缝补、干农活,把自己变成“土生土长的陕北娃”。第一次试镜时,她穿着练功服就往片场跑,紧张得挡了刘烨的光,刘烨却蹲在地上帮她标站位,把自己的台词本借给她:“别着急,咱们一点一点来。”
在海拔4000米的雪地里,她裹着十几斤重的藏袍奔跑、骑马,几次跑得差点吐出来,蹲在崖边干呕完,又抹把脸冲向镜头。胡歌说:“我见过敬业的,没见过这么拼命的。观众的记忆如缥缈云烟,在时光中留下斑驳痕迹。
比起“流量密码”,她更信“角色的生命力”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王力可像个“异类”:半年不发一条微博,最新动态是转剧组的开机照,文案简单得像流水账;”她的片酬,是圈里的“谜团”——主演的剧制作成本比同行高30%,她拿的片酬却比市场价低2成。
有人说她“傻”,放着爆红的机会不把握,她却笑着说:“演员就得靠角色发声,有人喊我‘卓玛’‘秦岭’,比喊我名字还高兴。”
不追热度的“笨办法”,反而成可的“笨”,其实是最清醒的选择
她不炒绯闻,不刷热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角色上,反而成了导演们的“香饽饽”。滕文骥后来再拍剧:“找她不会耍大牌,只会想着怎么把角色演好。”
她的“笨”,也让她的角色有了“生命力”。拍摄《野火春风斗古城》时,她饰演护士银环。为了能将角色诠释得更为真切,她不辞辛劳,前往多家医院进行实习,全身心投入其中,力求展现出角色的真实风采。
这些“笨办法”,让她的角色活在了观众心里。有人在机场拦住她:“姐姐,你演的卓玛太好了,就是……”她笑着接过话:“就是忘了我叫啥?没事儿,记住角色就行。”
王力可的“不红”,其实是另一种“红”流量更长久。在这个“流量,她用15年证明:演员的终极追求,从来不是“红”,而是“被记住”。明星在为“红”绞尽脑汁时,她在片场里练台词、学角色;当别人在综艺里卖人设时,她在藏区学挤奶、在雪地里奔跑。她的“不红”,藏着娱乐圈最缺的清醒——比起,做一个好演员。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