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光谱巡天”突破!“国之重器” LAMOST正改变着我们对银河的认知

2025-11-01 11:03科技之最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罗阿理在 2025 科普中国说带来演讲《光谱巡天突破:LAMOST 如何破解银河系密码》,一起了解这个支撑国家天文研究的“国之重器”。

以下是罗阿理的演讲节选:

LAMOST ,即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自主创新设计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是支撑国家天文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什么是“光谱天文望远镜”,“光谱巡天”又是如何帮助我们揭开银河系奥秘的?让我们先从光谱说起。

认识光谱:

探索天体的“钥匙”

说到光谱,大家可能都见过雨后的彩虹,当阳光射入水滴,会发生类似“穿过三棱镜” 的色散现象,这种被分解后形成的彩色光带,即为光谱。

恒星的光也是一样。不同的恒星发光颜色不同,反映出其光谱中不同波长光的强度存在差异,比如蓝白色恒星温度较高,红褐色恒星温度偏低。每条光谱上还有很多暗线,它们其实就是恒星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留下的“指纹”,这种暗线叫做“吸收线”,藏着恒星温度、压力、化学成分、年龄等重要信息。

图片来源于罗阿理演讲PPT

即便表面温度和压力相似的两颗恒星,吸收线深度也可能不同,这通常与“金属丰度”(天文学家对恒星金属含量的称谓)相关。通过分析吸收线的细微差异,可推测恒星的元素组成,甚至判断这些元素是否源自超新星爆发、中子星并合等宇宙事件。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均来自宇宙各类物理过程,分析光谱中的元素,不仅能确定恒星的年龄与质量,还能推断其演化阶段,所以说,光谱对于理解物质世界、认识恒星及探索银河系意义都非常重大。

LAMOST:

“光谱巡天”的国之重器

1.LAMOST 的诞生背景与命名

了解了光谱是什么、有多么重要,你是不是也认为应该尽可能多地拍摄光谱?但其实这并不容易。

首先,这些星光通常都很暗,我们需要大口径的望远镜来收集足够的光。其次,如果一次只能拍一颗星,那效率就太低了——别忘了,银河系里有千亿个恒星!我们得能一次性地观测很多目标,才能用来解构银河系。这种观测模式,就是所谓的“光谱巡天”。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科学家王绶琯、苏定强院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 4000 根光纤同时捕捉星光,建造可自动定位上千颗星的望远镜。该望远镜被命名为 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又称郭守敬望远镜,以纪念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位于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距北京约 150 公里)。

2.LAMOST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LAMOST 由三座建筑构成:

左侧 4 层建筑顶层装有反射镜面 MA,由 24 块 1 米大小的六边形镜片拼接而成,可转动、俯仰,观测中每块镜片能实时调整表面形状;

右侧 11 层建筑最高处装有主镜 MB,由 37 块 1 米的凹面镜拼接而成;

中间 8 层建筑为焦面楼,顶层焦面板上排布 4000 个光纤定位单元。

其工作原理为:MA 把星光反射到 MB ,从 MB 再聚焦到焦面板上,光纤再把光导到光谱仪,最终由 CCD 相机记录这些光谱。整个过程都是自动控制的,所以一次观测可以得到 4000 个星的光谱,每个晚上可以得到几万条的天体的光谱。

图片来源于罗阿理演讲PPT

这个复杂的观测流程是事先规划好的。天文学家提出感兴趣的目标并汇总成巡天星表,软件再通过优化算法挑出每晚最适合观测的对象,充分利用这4000 根光纤,尽可能多地获取光谱。计算机会实时控制各系统协同工作并判断光谱是否达标。

2012 年至今的 12 年间,LAMOST 巡天覆盖了北半球约17000 平方度区域。LAMOST 的原始数据中,每一条竖白条纹即为一条光谱(单张图含250 条光谱,来自两台 CCD 相机记录的不同波段),32 台相机同时记录 4000 条光谱的两个波段。所有处理后的数据都公开发布,供天文学家使用。到最新的第 12 期发布,我们已经有了 2800 万条光谱对科学家开放,成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数据基础。

图片来源于罗阿理演讲PPT

这些数据推动了大样本天文学在恒星、星系、类星体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银河系结构、恒星物理方面贡献比较突出,帮助我们研究银河系的整体结构、化学动力学演化以及重元素合成等等问题。同时,因为这个样本足够大,我们也有机会捕捉到那些非常罕见的特殊的一些天体。

LAMOST 解码银河系的

四大突破

LAMOST 的光谱数据正在改变着我们对银河系的认知。

一是关于银河系的时空“画像”。过去科学家认为银河系 “半径” 为 5 万光年,但 LAMOST 数据显示,银河系的诸多子结构可延伸至距银心 10 万光年之外,类似 “北京城从二环扩至五环”。同时,科学家还发现了银河系的晕结构,内侧呈扁球形,向外逐渐变圆,这一清晰的观测结果推翻了 “恒星晕是扁球体” 的传统猜测,确立了银晕的早期新图像。

图片来源于罗阿理演讲PPT

二是关于银河系的“成长历程”。传统假设认为银河系不同时期形成的恒星质量分布大致相同,但 LAMOST 光谱分析显示:宇宙早期形成的恒星,大质量恒星占比更高;近期形成的中小质量恒星中,小质量恒星分布更广。科学家们还通过分析恒星运动速度,推算出银河系总质量约等于 8 千亿个太阳。

结合 LAMOST 与欧空局 Gaia 卫星数据,科研人员计算出了 25 万个有代表性的恒星的年龄,利用这些数据,清晰还原了银河系的成长史:138 亿年前宇宙大爆炸,130 亿年前厚盘开始形成,110 亿年前银晕出现,80 亿年前至今为薄盘形成与成熟阶段。

什么是厚盘,什么是薄盘呢?由于银河系是一个盘状的星系,薄盘是银盘中非常扁平,密度非常高的区域,是恒星诞生的主要场所,就是我们太阳系所在的位置。而厚盘是包裹在银盘之外的一个更加弥散、更加古老的恒星区域,像是薄盘外一个蓬松的外罩。《自然》的撰稿人评价说,这个成果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描绘了银河系的形成历史。

图片来源于罗阿理演讲PPT

理解了银河系的历史,我们再来看看它内部最神秘的天体之一——黑洞。黑洞是物质密度极高的天体,是重要的“宇宙实验室”。在地球实验室上面无法达到的极端条件,在这个“宇宙实验室”中都可以找到。

根据理论预言,银河系中应当有上千亿个黑洞,但至今我们只发现了 20 多个,为什么那么多黑洞没有被找到呢?主要是因为方法的限制。以前用X射线搜索,这种方法并不全面,漏掉了很多黑洞。有了LAMOST以后,通过光谱多普勒效应监测大批恒星移动,若恒星运动呈周期性摆动,就能推测它是围绕着一个不发光的致密天体比如黑洞、中子星在运动。

LAMOST 单次可观测 20 平方度内的 4000 个目标,据此,科研人员发起了 “黑洞猎手” 计划,专门来搜索这类天体。例如,我们对 3000 个恒星累计进行了 40 个小时的观测,就幸运地发现了一个黑洞,如果用普通望远镜来做这样的工作要花 40 年。这就是大科学装置带来的***性的效率提升。目前该计划仍在持续发现新黑洞与中子星。

LAMOST 还带领科研人员开展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宇宙考古”。第一代恒星是宇宙黑暗时代结束后的“第一缕曙光”,主导早期宇宙化学演化,但它们寿命极短、直接观测到的概率极低。天文学家通过寻找金属含量不足太阳百分之一的恒星(诞生于第一代恒星死亡后的气体云,化学成分保留第一代恒星演化特征,类似 “活化石”)研究第一代恒星。

通过 LAMOST 光谱,科研人员找到了这样一批贫金属星候选体,并结合更大的望远镜后续观测,发现了一颗质量达太阳 260 倍的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的化学印记,它是一个对不稳定超新星,质量高达太阳的 260 倍。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我们说的“银河系考古学”。

LAMOST 甚至还给我们绘制出了银河系的“尘埃地图”。星际尘埃是银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吸收和散射星光,改变天体的亮度、颜色,就像一层迷雾遮挡星光,这被称为消光效应。不同波长的光,消光程度不同,其变化规律就叫做消光曲线。

科研人员结合 LAMOST 测得的数百万颗恒星参数与 Gaia 卫星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确定 1.3 亿颗恒星的消光曲线,构建首幅覆盖全天、深度达 16000 光年的银河系三维尘埃消光分布图,首次实现银河系尘埃分布与消光规律的三维测绘,助力天文学家清晰探索银河系。

图片来源于罗阿理演讲PPT

宇宙奥秘无穷,LAMOST 这类国之重器是探索星空与宇宙的“眼睛”,也许下次当你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看到的不仅仅是璀璨的群星,还有一个正在被中国科学家一步步解码的更加壮丽的银河。

策划制作

演讲人丨罗阿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LAMOST 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猜你喜欢

  • 排行榜

    再创历史!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黄仁勋晋升全球第八富豪

    衡宇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见证历史,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轻轻松松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而且英伟达的纪录英伟达破,当初率先突破4万亿美元的也是英伟达——追赶英伟达的只有英伟达了。10月29日,美股开盘不久,英伟达股价一度上涨5.44%,盘中触及212.19美元/股,收盘价稳定在207..

    2025-10-31
  • 介于长跑短跑之间,最难的400米突破极限!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给我们带来强健的体魄,运动的精神也正在于此。在运动的赛场上有许多的记录,你知道男子400米世界纪录是多少吗?在跑步这一项目中,似乎一直都是黑人运动员占据着绝对优势,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盘点男子400米世界纪录背后的故事。男子400米世界纪录男子400米世界纪录是43秒03 ,它由南非选手范尼凯..

    2025-10-29
  • 历史百科

    刘黑闼的叛乱没能动摇唐朝的根基,但改变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命运

    刘黑闼是隋末唐初割据势力,他的两次造反对唐朝造成很大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621年六月,随着李世民在洛阳一战当中,同时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自此之后,唐朝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无法阻挡。整个北方,已经完全被唐朝统一。南方半数的地盘,也..

    2025-10-28
  • 商业之最

    历史第一人!安洗莹成就十满冠伟业,单赛季奖金已突破9.1亿韩元!

    一年狂赚453万,这位20出头的姑娘,凭什么让整个羽坛为她震动?她就是安洗莹,一个正在重新定义女子羽毛球的名字。当她在丹麦公开赛上举起冠军奖杯时,一个前无古人的纪录诞生了。她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集齐所有超级750和1000级别赛事冠军的选手,完成了所谓的“十满冠”伟业。这个成就到底有多难?我们可以看看其他顶尖高手。..

    2025-10-27
  • 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 告诉我们许多人生哲理

    相信熟悉韩信的人都知道韩信胯下之辱,这是韩信故事中的一个典故,告诉所有后人一定要学会忍耐,而韩信也表示自己并不是怕他,只是没有道理要杀他,如果杀了他就没有后来的韩信了。一、韩信胯下之辱韩信胯下之辱讲述的是韩信从小成为孤儿,喜欢佩剑,有一次在街上遇到恶霸,他对韩信说你长得高大却特别胆小,如果你敢用剑刺..

    2025-10-23
  • 泰国四大菜系排行榜,让泰国的美味引爆我们的味蕾

    我们都知道食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格外重要的。如果是同一到菜,那么在不同的餐厅里,它的口味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厨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做菜特点。那么你知道泰国菜系都有哪些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泰国四大菜系排行榜,泰国菜中哪个好。泰国四大菜系:泰国中部菜、泰国南部菜、泰国东北部菜、泰国北部菜泰国四大..

    2025-10-22
  • 植物之最

    中国治沙 47 年:我们不是要消灭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胡杨林给了答案

    文丨小周要快乐当人们在纪录片里看到 “沙漠变绿洲” 的震撼画面时,很少有人会想:中国治沙 47 年,难道真的是要把塔克拉玛干、毛乌素这些沙漠从地图上抹去?直到新疆的护林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指着那片绵延的胡杨林说:“我们守的不是‘消灭沙漠’的执念,而是让沙漠待在它该待的地方。” 这个藏在沙粒里的真相,或..

    2025-10-21
  • 世界奇闻

    你所看到的宇宙,或许只是幻影?全息宇宙理论颠覆认知!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眼中的“真实世界”,其实可能只是某种投影?这听起来是不是像科幻电影里的设定?但是,这正是现代物理学前沿的一个大胆理论:宇宙全息假说。它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生活的三维世界,可能只是一个隐藏在二维表面上的“全息影像”。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空间、物体、自己,甚至整个宇宙,可能都只是某个二维..

    2025-10-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