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高蛋白”食物排行榜,鸡蛋排名第7,排名第一的居然是它
蛋白质不是越纯越好,但这篇排行榜把人当成了实验品。
第一名是乳粉和分离乳清蛋白粉,每100克蛋白质含量超过80%。
这话说得像在卖药,而不是卖饭。
你去超市看看,谁家厨房里常备蛋白粉?
它不是食物,是工业提纯的化学制品。
鸡胸肉、鸡蛋、豆腐、虾,这些是祖辈传下来能端上桌的东西,现在却被排在后面,理由是“纯度高”。
可纯度高,不代表身体用得上。
蛋白粉的吸收率,比鸡蛋高不了多少,但价格贵十倍。
你越焦虑自己吃不够蛋白,它就越有市场。
鸡蛋排第七,每100克只有13克蛋白。
可一个鸡蛋7克蛋白,九毛钱,煮五分钟,连皮带蛋一起吞下去,不费劲,不挑人。
蛋白粉呢?
老人牙口不好,消化慢,你让他天天喝蛋白粉,不如给他蒸个鸡蛋羹,加点虾皮,撒点香油。
那才是真补。
蛋白粉写进第一,不是因为它更营养,是因为它能卖钱。
它背后是资本在算账:你越怕老、越怕瘦、越怕没力气,就越愿意为“高科技”买单。
豆腐、豆浆、豆干,都是中国老百姓吃了几百年的家常菜。
可文章里只说“植物蛋白冠军”,却不提它便宜、耐放、不挑人。
南方人喝豆浆,北方人吃豆腐,农村人用黄豆磨浆喂猪,猪都长得壮。
现在把它放在第二,还配上“素食者的福音”这种标签,像是在说:你吃素,才配吃这个。
谁说老人不能喝豆浆?
它被推到第二,不是因为数据,是因为有人想把植物蛋白包装成“新潮流”,好让年轻人觉得“吃豆子很高级”,让中年人觉得“我该换掉红烧肉了”。
奶酪排第六,每100克25到35克蛋白。
可中国有几户人家真把奶酪当饭吃?
文章说它是“浓缩牛奶精华”,可浓缩的是什么?
是乳糖、是脂肪、是添加剂。
你去农村问问,谁家老人天天吃奶酪?
他们吃的是豆腐脑、是鸡蛋汤、是绿豆粥。
它不是营养的胜利,是营销的胜利。
鱼、虾、鸡胸肉,这些是真东西。
鱼肉含Omega-3,虾低脂高蛋白,鸡胸肉便宜量大,它们的蛋白质含量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夸张。
可它们被排在中下游,因为它们太普通了。
但你每天吃一筷子鱼、吃两个鸡蛋、喝一碗豆浆,蛋白质早就够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说,成年人每天55到65克,你吃一斤鸡胸肉,那是180克蛋白,吃多了伤肾。
蛋白粉一天吃50克,那是药,不是饭。
文章里说“老年人需求更高”,没错,但没说清楚:老人不是缺蛋白,是缺饭量,缺咀嚼力,缺胃口。
你给他一碗热腾腾的豆腐鱼头汤,他能连汤带肉吃光。
你告诉他“蛋白粉比鸡蛋强”,他信了,可他掏不出钱买,也咽不下那股化学味。
这不是营养问题,是认知被操控的问题。
你去看那些推荐食谱:奶酪棒、蛋白粉冲饮、小扁豆沙琪玛。
这是把垃圾食品重新包装,贴上“高蛋白”标签,然后卖得更贵。
它不是在教人吃饭,是在教人花钱。
真正该问的是:为什么我们吃东西,越来越靠标签,而不是靠味道、靠习惯、靠记忆?
为什么一个煮鸡蛋,要被排在第七?
不是因为科学变了,是因为人心变了。
我们不再相信祖母的厨房,只相信屏幕里穿白大褂的人说“这是最新科研成果”。
你每天吃够蛋白了吗?
你吃的是鸡蛋,还是蛋白粉?
你喝的是豆浆,还是营养液?
你省下的钱,是买了一斤瘦牛肉,还是买了一罐蛋白粉?
别问别人你该吃什么,问问自己,你吃的东西,是不是让你想起家的味道。
 
 上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