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之最

科学与健康丨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段,“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2025-10-21 11:36人类之最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段,“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新华社记者宋晨、李力可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实现“人造太阳”之梦为什么难?当前全球以及我国的研发“进度条”走到了哪一步?在10月中旬于四川成都举行的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上,记者采访到了最新消息。

人类构想的最复杂能源系统之一

自然界中,核聚变并不是“陌生”的现象。太阳犹如一个巨大的热核聚变反应装置,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聚变反应——氢原子核持续碰撞聚变为氦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向地球输送能源。

然而,地球并没有太阳那样能够维持核聚变的高温高压环境。造“太阳”的首要难题是创造出聚变所需的严苛环境。理论上,氘氚等离子体需加热至超1亿摄氏度,约为太阳核心温度的6至7倍,才能克服原子核间的库伦排斥力,使其发生持续聚变。

与会专家认为,可控核聚变将等离子体物理、核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难题集于一身,是迄今人类构想的最复杂能源系统之一。

未来,一旦人类成功点燃可控聚变的“火炬”,其影响将远超技术突破本身,带来全局性、系统性的深刻变革。作为理论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终极清洁能源,聚变能将从根本上破解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还将带动超导材料、人工智能控制等前沿领域集群发展。

全球聚变能研发已进入新阶段

记者从本次大会上了解到,全球聚变能研发目前已进入多路径并行、快速迭代的新阶段。

主流技术路线可分为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两大类,其中磁约束通过强磁场将高温等离子体稳定约束在真空容器内,实现长时间持续反应,托卡马克和仿星器是其主要装置类型;惯性约束则利用高能激光或粒子束在极短时间内压缩并加热燃料靶丸,使其达到聚变条件。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聚变科研工程,承载着人类和平利用聚变能的美好愿望,由多国合作建设,项目2020年启动组装,成功后将证明磁约束聚变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可行性,为2040至2050年示范电站奠定基础。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世界上几个大型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已可短暂实现聚变反应所需的严苛条件,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聚变功率增益、改善等离子体的约束性能和稳定性,维持长时间燃烧并获得净能量输出,仍面临巨大科学和工程考验。

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黄梅介绍,中核集团目前正在按照“实验堆—示范堆—商业堆”开展聚变堆的研发。预计在2027年左右开展燃烧等离子体实验,在相关技术成熟之后开始先导堆的建设,在这一阶段演示聚变能输出之后,再开始商业堆建设。

中国面向未来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本次大会上,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成都,标志着中国在聚变能源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实现显著跃升。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已形成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引领、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

2025年,“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摄氏度,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

“中国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及各国一道,不断推进全球能源创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让聚变能更好造福人类。”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说。

猜你喜欢

  • 植物之最

    中国治沙 47 年:我们不是要消灭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胡杨林给了答案

    文丨小周要快乐当人们在纪录片里看到 “沙漠变绿洲” 的震撼画面时,很少有人会想:中国治沙 47 年,难道真的是要把塔克拉玛干、毛乌素这些沙漠从地图上抹去?直到新疆的护林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指着那片绵延的胡杨林说:“我们守的不是‘消灭沙漠’的执念,而是让沙漠待在它该待的地方。” 这个藏在沙粒里的真相,或..

    2025-10-21
  • 探索宇宙的奇迹:从微观到宏观的科学之旅

    大家好,我是你的科普伙伴!今天我们将一起开启一段学旅程,穿越从微观世界的细微粒子,到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带领我们不断超越未知,揭示宇宙中那些令人惊叹的奥秘。让我们从最微小的粒子开始,逐步走向宏伟的星系和宇宙的边界,感受科学带来的震撼与启发。一、宇宙的浩瀚与奥秘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

    2025-10-21
  • 植物之最

    英媒文章:怎样运动能健康活到100岁?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近日刊发文章,题为《想要身体硬朗地活到100岁?需要做这些运动》,作者是卡罗琳·威廉姆斯。全文摘编如下:从未有百岁老人说过,“我的长寿秘诀是一直躺在沙发上”。但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群也极少提及严苛的健身计划。相反,百岁老人们往往表示,自己一生都保持着规律的适度运动,比..

    2025-10-20
  • 追忆杨振宁先生:科学的星空,他已归航

    在人类探索未知的壮阔史诗中,总有一些名字闪耀在永恒的星河。杨振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照亮了现代物理学天空的科学家。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从清华园的青涩少年到诺贝尔领奖台上的华人骄傲,从规范场理论的奠基者到三尺讲台..

    2025-10-20
  • 科技之最

    杨振宁逝世,享年103岁,跨越世纪的科学之光

    从人类文明史角度看,杨振宁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从中国科学界角度看,杨振宁是对中国科学家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文|《财经》研究员 周源编辑|谢丽容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957年..

    2025-10-20
  • 科技之最

    科学的星空,他已归航——追忆杨振宁先生

    在人类探索未知的壮阔史诗中,总有一些名字闪耀在永恒的星河。杨振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照亮了现代物理学天空的科学家。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从清华园的青涩少年到诺贝尔领奖台上的华人骄傲,从规范场理论的奠基者到三尺讲台..

    2025-10-20
  • 科技之最

    科学的星空,他已归航

    科学的星空,他已归航——追忆杨振宁先生在人类探索未知的壮阔史诗中,总有一些名字闪耀在永恒的星河。杨振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照亮了现代物理学天空的科学家。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从清华园的青涩少年到诺贝尔领奖台上的华..

    2025-10-20
  • 健康

    最好喝的饮料有哪些?世界公认十大健康饮料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尤其是饮食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饮料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地都有一些被公认为健康的饮料,以下是世界公认的十大健康饮料。世界公认十大健康饮料水果汁水果汁是一种天然、健康的饮料。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

    2025-10-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