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油的百年传奇!从喷火战机到登月,嘉实多机械血液怎么进化?
这架曾在二战中立下大功的“钢铁巨鸟”,偏偏在引擎“心脏”上掉了链子,当时没人能找到解决办法,整个空军都陷入焦虑。
就在这时,一家英国润滑油公司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可就是这看似简单的调整,不仅救了所有喷火战机,还直接开启了润滑油行业的新时代。
这家公司,就是如今家喻户晓的嘉实多。
01.
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正热,内燃机技术越跑越快,但润滑油却还停留在“粗放阶段”——要么是动物油脂,要么是普通矿物油,温度一高就变稀,挂不住零件;温度一低就凝固,连管道都通不了。
可有人偏不这么想,他就是嘉实多的创始人查尔斯・韦克菲尔德。
这个英国化学家盯着频繁出故障的机器,冒出一个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异想天开”的念头:机器也该有自己的“血液系统”,就像人靠血液输送营养、保护器官一样,润滑油也该能持续保护零件,而不是只当“临时润滑剂”。
那时候石油巨头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他没硬拼,而是抱着“做机器血液”的理念,在夹缝里找机会。
他带着团队泡在实验室里,反复调试配方,就想找到一种能在不同温度下稳定工作的油。
这一熬,就熬到了1919年——这一年,嘉实多迎来了第一个“成名战”。
消息一出来,没人看好,甚至有人说“这就是去送死”。
为什么?
因为要飞过大西洋,飞机得在高空低温环境下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当时的机油一到低温就凝固,发动机很可能中途停转,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把实验室改成“高空模拟舱”,模拟大西洋上空的低温、低压环境,一遍又一遍调整配方。
最后,他们在机油里加入了蓖麻油成分——这一下,机油的低温流动性直接提上来了,就算在高空低温下,也能顺畅地流到每个零件缝隙里。
这一战,不仅让嘉实多活了下来,更印证了查尔斯的理念:好的润滑油不是“临时帮手”,而是机器的“血液”——关键时刻能救命,日常能护着机器走得更远。
如果说1919年的跨大西洋飞行,考验的是机油“耐寒”的本事,那1940年代的喷火战机危机,考验的就是“保命”的能力。
要知道,凸轮轴是控制发动机气门的关键零件,相当于“心脏的瓣膜”,它一断,整个引擎就废了。
军方找了无数专家,要么说“材料不够好”,要么说“设计有问题”,改来改去,问题还是没解决。
最后,他们找到了嘉实多。
而嘉实多,也凭着这个突破,从“靠谱的润滑油品牌”,变成了“能解决行业难题的技术引领者”。
解决了战机的问题后,嘉实多的技术开始向更多极端场景延伸——这一次,它要去的是太空和深海。
02.
1969年,人类历史上最震撼的时刻之一:阿波罗11号登月舱落在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迈出“人类的一大步”。
同年,世界最大的远洋客轮“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下水,它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用的也是嘉实多的润滑油。
这艘客轮排水量超过7万吨,要在茫茫大海里持续航行,机油不仅要抗海水腐蚀,还要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下保持稳定——嘉实多又一次做到了。
在赛车领域,嘉实多协助车队打破了21次陆地速度记录。
而嘉实多和中国的缘分,比很多人想的要早。
1970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这条铁路穿过东非高原,温差大、路况复杂,工程机械很容易出故障。
1998年,嘉实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但它没搞“拿来主义”,而是把“本土化”做到了极致。
针对这些特点,嘉实多专门研发了“金嘉护”系列,调整了机油的粘度和清洁成分,既能减少冷启动磨损,又能应对燃油带来的积碳问题。
它还推出了“真象”润滑油,加入纳米陶瓷抗磨剂,专门解决城市频繁启停的问题——就像给中国的汽车量身定制了“血液”。
嘉实多干脆把最重要的转型起点放在了中国:在上海建了亚太研发中心,专门针对电动车研发新的“血液方案”;给中国60%以上的风电齿轮箱提供润滑解决方案;甚至嫦娥探月工程的地面控制系统,用的也是它的太空级润滑技术。
有人问:为什么嘉实多这么重视中国?
03.
近几年,电动车越来越多,有人开始质疑:“没有发动机了,还要机油干嘛?嘉实多要完了吧?”
比如电动车的变速箱,转速能达到每分钟2万转,比燃油车发动机还高,零件之间的摩擦更剧烈,需要更高效的润滑油来减少磨损;再比如电动车的电池,温度太高会影响寿命,太低会影响续航,需要专门的热管理流体来控制温度——这些,都是嘉实多的新战场。
2025年8月,奔驰AMG纯电概念车搞了个“疯狂挑战”:连续七天不停歇行驶,总里程相当于绕地球一圈。
这件事证明:从燃油车到电动车,动力形式变了,但“机器需要保护”的本质没变。
嘉实多看到的,不是“机油要被淘汰”的表象,而是“新能源时代需要新血液”的本质。
现在的时代,大家都想“多做几件事,多赚几笔钱”,但嘉实多却用126年证明:真正的竞争力,不是“什么都做”,而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从喷火战机到登月舱,从燃油车到电动车,机器在变,技术在变,但“让机器活得更久”的初心没变。
一滴油,126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这,就是“机械血液”最动人的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