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潭大战金融城,河东领潮之后看河西
看到这个标题,你是不是觉得我标题党了?
并没有。
应该说,这是一个迟到的标题。
根据政府的顶层设计,这个标题10年前就应该诞生,但那时的白鹅潭羽翼未丰,实力还不允许。
如今,经过10年的蛰伏,白鹅潭已然今非昔比,是时候“亮剑”了。
尤其是最近三到五年,白鹅潭终于迎来摧枯拉朽的蜕变,让人无法视而不见。
01
论江景,白鹅潭的“天赋”难以复制
珠江是广州永恒的灵魂,所以江景这一局必须要比。
无论是上海黄浦江的九曲回环,还是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的蜿蜒迂回,都说明江之美在曲,不在直。
在广州城内,珠江岸线虽然很长,但曲线并不算多——江水大多是直溜溜地流走了。唯有白鹅潭,坐拥三江汇聚、江湾曲绕的水势格局,成就了这份不可复制的壮阔。
广州可以重塑街道、升级建筑,却无法再造一个如白鹅潭这般三江汇聚、气势恢宏的地理格局。
因此,白鹅潭的江景,源自大自然的馈赠,更融入广州两千年的建城记忆。这样的底蕴,岂是新兴片区所能比拟?
不仅如此。
自2024年起,阔别12载的广州烟花汇演于白鹅潭重启,刹那间,火树银花点亮珠江夜空,这为白鹅潭的江景添上一抹梦幻与浪漫 。
更让人期待的是,白鹅潭正以世界级滨水活力区的定位,系统推进11公里滨江生活带的建设。
这段蜿蜒多姿的岸线,不仅承载着城市记忆与自然馈赠,更以开放、连贯的公共空间设计,将水、城、人紧密相连。
02
论商业,白鹅潭的能级更高
众所周知,自2011年太古汇开业之后,广州已经足足有10多年没有重奢商业亮相了。
如今,这一空白被白鹅潭填补,2021年太古地产落子于此,聚龙湾太古里首开区将于今年底亮相;
2023年摘牌的白鹅潭万象城,计划于2026年开业,定位与深圳万象城一致,同为M1重奢级别。
重奢商业是站在金字塔尖的王者,需要庞大的经济腹地与高端客群作为支撑,很多城市能搞一个就不错了,但白鹅潭就拥有两个,足以说明这里潜藏的城市能级有多高。
这样的配置,不要说金融城,就算是珠江新城,也要礼让三分。
而且,重奢商业是最保守、最追求确定性的业态,其选址逻辑极度理性与苛刻,如今两大重奢商业品牌同时选中白鹅潭,足以说明白鹅潭的“确定性”已经过资本最严苛的检验。
03
论交通资源,白鹅潭的配置更高
有人说,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重心,不仅仅要看规划,更最重要的就是看政府的钱花在哪里。
作为城市最昂贵的基础设施,地铁每公里的投资超过10个亿,其布局最能体现政府的发展意图。
而白鹅潭,正是广州地铁倾注重金、密集布局的热土。
目前,白鹅潭已汇聚1号线、5号线、广佛线、22号线、11号线、10号线等多条地铁,还有四轨交汇的芳村枢纽。
与此同时,路网体系也在快速升级。今年底,如意坊隧道一期即将开通,将极大缓解珠江南北岸的交通压力;白鹅潭大道珠江隧道段也已于7月正式动工。
接下来,荔湾区还将构建“两桥、三隧、五路、六轨道”立体式交通网络,路网架构全面撑开。
区别于从零起步的“新城模式”,白鹅潭无需经历漫长的人口与配套培育周期,只需在现有的人口基础与成熟配套上升级焕新,这种 “站在巨人肩膀上” 的发展路径,是地铁投资最看重的指标。
正因如此,白鹅潭才能承接这么多的交通资源,才能承接广州全域乃至大湾区的高端购买力。
04
论文化生活,白鹅潭更是独树一帜
论文化底蕴,白鹅潭在广州可谓底蕴深厚、鲜有匹敌。
早在公元3世纪,白鹅潭就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发源地。
历史曾在此留下十三行与白天鹅宾馆的传奇,如今,白鹅潭并未止步于历史辉煌,而是继续承担当文化中心的角色。
比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区域文化能级,还带来了人才的多样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注意,这一点很关键,传统CBD往往只能汇聚搞钱的人,而顶级艺术中心还能汇聚一大批搞文化、搞艺术的人,他们可以为白鹅潭提供优质的“精神供养”。
就好比珠江新城和上海陆家嘴,为什都要配置一些顶级文化设施?就是考虑到CBD的多样性,顶级CBD的功能不应该只是搞钱,还得有文化生活,有精神生活。
正因为如此,一般的CBD只有挥之不去的“班味”,而在白鹅潭核心区一平方公里左右的滨江地带,你的生活将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想象一下,白天你在写字楼上班,傍晚可以去万象城吃饭逛街,然后下楼到江边散步、遛娃,周末还能到艺术中心看展、参加艺术沙龙。有朋友自远方来,还能带着他们乘坐跨江缆车,在家门口就能欣赏珠江最壮美的风景。
这样的生活,已经不仅仅是丰富多彩,更是对城市顶级资源的深度占有,其打破了工作、生活与游憩的边界,定义了一种效率与诗意并存的新都市生活。
05
顶层设计,推动广州“东西并举”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白鹅潭无论在江景资源、文化底蕴方面,还是在商业能级、交通资源的布局上,都完全不输金融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人会问,说好的“东进南拓”呢?怎么在最烧钱的地铁上、最吸金的重奢商业上、最代表城市精神高度的艺术资源方面,反而“以西为贵”?
请问,这些东西为什么都不在东边的金珠琶?
是金珠琶不想要吗?
当然不是。
熟悉广州规划的朋友都知道,上述这些安排绝非偶然,而是政府自上而下的顶级资源推动,是广州在西部下的一盘大棋。
2018年,中央赋予广州一项新的历史使命——老城市新活力。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广州着力向西发展,全面推动老城区振兴与升级。
2020年3月,《白鹅潭沿江总部经济带规划》的出台,规划明确要对标纽约、东京等世界级CBD,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
2021年7月,商务部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大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其中广州是五大城市中唯一的非直辖市。
随后,广州发布《广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五个世界级地标商圈:白鹅潭、天河路—珠江新城、长隆—万博、金融城—黄埔湾、广州塔—琶洲。
甚至我们可以说,白鹅潭的王者回归,成功地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广州发展的主旋律终于从“东进南拓”,调整为“东西并举”。
06
高端局亮相:西有陆居路、东有面粉厂
作为这场变局的关键,白鹅潭的价值必须重估,它也需要一张新的名片来彰显自己。
保利·翡丽甲第,正是为此刻而生——它不仅代表着白鹅潭的居住高度,更与金融城的面粉厂地块交相辉映,共同构成广州“东西双翼”的巅峰对话。
为何这么讲?
首先,项目的地理位置就一个字:顶。
如果白鹅潭内部也要分一二环,那翡丽甲第可以称得上“黄金一环”,它坐落于三江交汇的绝版地段,项目直面每年烟花汇演的璀璨主场,以“超级VIP坐席”之姿,将自然禀赋与城市盛景尽收眼底。
从地铁配置来看,白鹅潭站以“四线交汇”,含金量站稳全市第一梯队。
项目距地铁1号线芳村站仅约200米,通过11号线,可以轻松通达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及白云站等枢纽,妥妥的“旅游自由”。
项目在产品层面也是一个字:顶。
这一次,保利置业不仅拿出了TOP级的产品系——甲第系,更规划配建万豪系五星级酒店,并由9大国际设计天团联袂操刀。
这里拥有约800米极致江景面宽、3000万级豪宅鼎奢文化会所、80%双层绿化展示面、凡尔赛宫灵感园林……每一项配置,都在重新定义白鹅潭的人居标准。
更难得的是,项目还做到了超高的使用率,规划5栋住宅,主推建面约161~246㎡大平层。
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每一寸空间都承载匠心!说实话,广州已经很久没遇到过这么 “顶” 的项目了。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保利・翡丽甲第早已不只是一个住宅项目,更是白鹅潭乃至整个广州西的一个精神坐标。
如今,它和区域的绑定已经深入到 “提白鹅潭必提翡丽甲第”—— 就像提到珠江新城,人们会下意识想到汇悦台,提到金融城会联想到面粉厂。
这种 “区域名片级” 的认知绑定,构建出广州豪宅市场的一个高端局:东有面粉厂、西有保利・翡丽甲第。
从数据来看,市场对这个高端局的回应,堪称热烈。
目前,立白中心13楼的三江艺术馆和样板房已经开放,国庆期间开启了内部关系户权益,来访和冻资量非常大,目前冻资已超300个,是首开套数的近2倍,原本准备年底开盘的节点,国庆假期之后可能随时内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