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关
1、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遂成为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其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1644年,明将吴三桂降清,清军由此入关入主中原。
山海关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1668年至1860年,清政府对关外之地实行了长达两百年的禁封政策。这导致了后来的“闯关东”大潮,清朝末年,中原战火纷飞自然灾害不断,数以千万计的山东、直隶生计艰难的农民开始向关外谋求生存发展。
2、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阳关,和玉门关一样,阳关也是古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位于今甘肃敦煌境内,因居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时过境迁,也已经风化了看不见昔日的旧址了。唐宋时期,出了此关就相当于进入异域了,十分荒凉,远离故土,伤感之情倍增。大诗人王维留下一首名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8、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是关中的东大门,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进出三秦之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的剑门山上,川陕交通必经之路,出入川陕最重要关险。其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状似门,故称“剑门”,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