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存储,国内10家核心龙头公司梳理!
当汽车从“交通工具”升级为“智能移动终端”,车载存储正成为决定智能驾驶体验、座舱交互流畅度的核心部件。L3级自动驾驶的DRAM需求量是L1级的10倍,智能座舱单系统存储容量已突破256GB,车载存储市场正以24%的年增速扩张,2028年全球规模将达102.5亿美元。但国内车载芯片自给率不足10%,国产替代浪潮下,一批龙头企业已在芯片设计、模组制造、封测等环节实现突破。今天梳理国内10家车载存储核心龙头,一文看懂国产力量的突围路径。
1. 兆易创新:全品类存储的“国产标杆”
作为国内存储龙头,兆易创新以“NOR+NAND+DRAM”全产品线布局占据先机。核心优势体现在车规认证与技术闭环:NOR Flash全球市占率18.5%,车规级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深度配套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自研19nm DDR4芯片量产成本较美光低30%,LPDDR5产品正导入自动驾驶供应链,填补国产高端车载DRAM空白。2025年车规级存储营收预计增长40%,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成为少数能提供全栈存储解决方案的国产企业。
2. 北京君正:车载DRAM的“隐形冠军”
通过收购矽成(ISSI),北京君正坐稳全球车载DRAM市占率19%的宝座,SRAM市占率更是位居全球第一。核心优势是巨头绑定与技术突破:旗下LPDDR4产品直接适配特斯拉FSD和英伟达Orin平台,2024年车载存储营收占比超60%;21nm DRAM工艺已研发完成,3D DRAM样品预计2025年交付,打破海外垄断在即。更凭借“存储+计算”协同布局,存算一体芯片X2000已导入AI服务器,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3. 江波龙:存储模组的“增长引擎”
江波龙以消费级存储为基石,正加速抢占车载高端市场。核心优势在于产品升级与生态整合:旗下Lexar品牌全球独立存储市占率第二,车载UFS 4.1产品搭载自研主控芯片,性能领先行业;2024年企业级业务收入同比暴涨666%,AI服务器存储方案实现量产,同时与三星、美光深度合作保障高端货源。目前已切入多家新势力车企供应链,车载模组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00%。
4. 聚辰股份:车规EEPROM的“领军者”
聚辰股份是国内汽车级EEPROM领域的绝对龙头,核心优势体现在产品等级与供应链韧性:已拥有AEC-Q100 A2等级全系列车规产品,正在布局A1、A0等级及ISO 26262功能安全产品;2024年车规级EEPROM出货量翻倍,净利润增长189%,客户覆盖博世、大陆等国际Tier 1厂商。通过与代工厂共建车规级制造平台,实现供应稳定性与产品可靠性双保障。
5. 德明利:主控芯片的“爆发黑马”
德明利凭借自研主控芯片打破海外垄断,成为车载存储领域的后起之秀。核心优势是技术突破与业绩验证:自研PCIe Gen5主控支持NVMe 2.0协议,固态硬盘主控市占率跻身全球前五,企业级产品通过华为认证;2024年净利润暴增13倍,2025年目标营收冲击80亿元,主控芯片作为存储“大脑”,在涨价周期中议价能力凸显,自研业务毛利率超25%。
6. 得一微电子:车规eMMC的“国产独苗”
作为大陆唯一拥有自研车规级eMMC主控芯片并实现量产的企业,得一微电子的核心优势是技术稀缺性与场景落地:多款产品入选《国产车规芯片可靠性分级目录(2024)》,荣获“汽车电子创新应用奖” ;产品已批量应用于东风、长安新能源、上汽大通等车企,覆盖数字仪表、ADAS、智能座舱等前装系统,在车规存储细分赛道构建起难以复制的壁垒。
7. 东芯股份:全存储品类的“潜力选手”
东芯股份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提供NAND、NOR、DRAM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核心优势在于多品类布局与车规延伸:在工业级存储领域站稳脚跟后,持续推进产品向车规级升级,顺应智能网联汽车的存储需求;通过优化工艺与封装技术,车规级闪存产品国产替代进展加速,已与多家车企开启技术对接,2025年有望实现车规业务规模化营收。
8. 深科技:存储封测的“产能核心”
深科技是国内大型存储芯片封测龙头,核心优势体现在产能规模与客户绑定:为美光、西部数据等国际巨头提供存储封测服务,2024年车载存储封测产能提升40%,精准匹配行业扩产需求;凭借多年封测经验,已掌握车规级存储芯片的高可靠性封装技术,可满足-40℃~125℃全温域稳定运行要求,成为车载存储产业链的关键支撑环节。
9. 香农芯创:“代理+自研”的“资源枢纽”
香农芯创以独特的双重身份卡位车载存储赛道,核心优势是稀缺资源掌控与自主突破:作为SK海力士大陆核心代理商,独家代理企业级SSD,直接供应华为昇腾集群、中科曙光等客户,受益原厂涨价传导,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19%;自主品牌“海普存储”的DDR5、Gen4 eSSD通过认证,中标“东数西算”项目,形成“代理保基本盘、自研求增长”的稳固格局。
10. 佰维存储:生态协同的“创新代表”
佰维存储通过与头部生态伙伴合作实现快速突围,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协同与产品落地:与阿里平头哥深度合作,基于镇岳510 RISC-V架构开发的SSD产品预计2025年内面世,精准适配智能座舱与车载计算场景;聚焦存储芯片设计与封测,产品覆盖固态硬盘、内存条等,凭借“芯片-模组-方案”的整合能力,已进入多家新能源车企供应链,2024年车载业务营收增长超150%。
结语:国产车载存储的突围逻辑与机遇
从兆易创新的全品类布局到得一微电子的细分突破,国内车载存储龙头已在“芯片设计-模组制造-封测服务”全产业链形成合力。当前国产车载芯片比例不足10%,但在政策扶持与智能汽车需求驱动下,国产替代速度正持续加快。
行业竞争的核心已从单一产品性能,转向“车规认证+客户绑定+生态协同”的综合实力比拼——能通过AEC-Q100认证、切入主流车企供应链、具备自主技术迭代能力的企业,将优先享受市场增长红利。对于关注该领域的读者,企业的车规业务营收占比、核心产品市占率、研发投入强度,是判断其长期价值的关键标尺。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中,国产车载存储正从“跟跑”向“并跑”跨越,未来增长空间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本文均为网络历史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资料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