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30日,广州市政府报省政府批准开通上下九商业步行街。
2025年9月30日,这条“中国第一条开通的商业步行街”刚好30周年。
2016年国庆节,上下九广场国庆逛街人气爆棚。 李向新 摄
商业步行街区别于改革开放后各大城市的繁华商业路段,全天候禁止非机动车通行,把路面空间全部留给行人。上下九商业街位于老城西关核心区,东起上九路,西至第十甫路,全长1237米,全路段店铺林立、共有商店300多家,曾日客流量超60万人次。
在其后,全国各大城市陆续出现商业步行街的设置,把城市商业消费氛围提升一个档次。其后,上下九步行街也成立了上下九步行街管理委员会,打破片区街道办辖区分割管理的边界,也是全国首创的管理模式。
结集,南方都市报记者多年来拍下的这条全国商业步行街鼻祖的瞬间。
2007年9月30日,“马踏飞燕”雕塑在上下九广场正式揭幕。“马踏飞燕”雕塑是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一个标志,在广州,这个标志被立在全国第一条开通的步行街中心广场。 李向新 摄
2012年,酷夏未至,女士穿着短裤走在上下九步行街上。上下九步行街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保存完整的骑楼街,商铺居于骑楼底下,骑楼遮风挡雨,市民逛街,冬暖夏凉。 林宏贤 摄
2007年9月16日下午,上下九步行街,两位女士边逛街边摇扇子。 郑梓煜
2013年7月29日,广州上下九步行街,一名行人将一条湿毛巾搭在头上遮挡太阳。 张奕维 摄
步行街设立后,原来的市政马路完全让道给市民、游客,并陆续配置上各种的特色雕塑、直饮水机、信息指引牌等公共设施。
2007年9月6日,广州上下九步行街,一个小孩顽皮地逗小男孩雕塑。 杨森林 摄
2007年8月6日,上下九广场。工作人员在对广场上的铜像进行维护。 陈奕启 摄
2009年10月21日傍晚,在上下九步行街上,一位父亲正抱着自己的儿子在踢雕塑中的小孩。 陈文才 摄
2010年11月10日,上下九音乐喷泉首次面向市民开放。 李向新 摄
2012年,上下九步行街管委会安装了10台“城市降温冷站”,每天上午10点到晚上8点,这10台“城市降温冷站”就会准时为市民游客服务。 李向新 摄
自从设立全天候步行街以后,很多城市的公共活动、商演展示、集市等就选点在上下九商业区。步行街在城市的功能性上不断强化。
2010年8月12日,广州上下九,中国移动举办送手机活动,不少市民疯狂哄抢,但是一位女士却在一旁熟视无睹,继续吃她的饭盒。
2023年春节前,步行街上摆起了迎春花市。 黎湛均 摄
2017年6月26日,广州荔湾区“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在上下九广场举行,上九路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孩子们观看活动现场的禁毒图片展。 谭庆驹 摄
2011年3月6日,2011年峨眉山旅游年广东系列活动之“峨眉养生游”签售活动,现场献上中华绝技“变脸”表演。 李向新 摄
2008年,上下九步行街整饰迎亚运。 李向新 摄
2010年,“省港澳百家景区大联展”在上下九广场举行。 李向新 摄
2008年,“荔湾新八景紫砂壶”慈善拍卖会——举15号牌竞拍者以14.6万元拍得第二套“荔湾新八景紫砂壶”。李向新 摄
12月31日,广州市上下九步行街,华林街商家、居民、学生、环卫工人等人员组成的市容环境宣传义工队在清洗马路。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2013年11月,上下九步行街成为广州国际灯光节的分会场。区别于新中轴线主会场,骑楼街和机甲装置的新老结合也非常吸引客流。 李向新 摄
2007年12月16日,上下九广场上竖起了临时的攀岩装置,年轻人跃跃欲试。 刘可摄
2008年8月8日,荔湾广场对开的空地,市民观看奥运开幕式。 董大伟 摄
2011年10月11日,年过六旬的王福兰老太于上下九步行街发放防毒册子进行禁毒宣传.女儿因吸毒死亡,老太希望能通过这一举动警醒社会,劝诫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张志韬 摄
2017年3月17日下午,荔湾区在上下九步行街举行的2017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上,Steffi Mistele和她的义工小伙伴们在一起。 谭庆驹 摄
烟火气才是广州,烟火气才是荔湾,烟火气才是西关。商业步行街的客流多,自然就衍生出各种各样“揾食”的场景。其中,城管队员与“走鬼档”的博弈,每天都在上演。
2012年6月14日,广州上下九,卖“鸡公榄”的小贩坐下休息时抽着烟,注视着身边经过的妙龄女郎。 谭庆驹 摄
2011年4月3日,针对近期上下九步行街及其周边乱摆卖及占道经营严重的现象,开始组织城管、公安、工商、环卫等部门联合整治辖区内“六乱”“二违”。 李向新 摄
2011年6月20日,晚上8点后上下九步行街大量“走鬼”在街道上摆摊,严重影响道路交通。 冯海泳 摄
2013年4月23日,城管联合执法行动。在上下九步行街,城管员将占道摆放的商店服装模特收缴拖走。 林宏贤 摄
2013年,在上下九步行街一名退休男士街头卖艺,用一支竹竿把自行车架在脖子上。 林宏贤 摄
上下九步行街所在的西关核心区也是历史上广州最重要的商业旺地,老字号云集。多年的演变,莲香楼、广州酒家、陶陶居等还在,而有些老字号百货店、食肆等就陆续退出历史舞台。
2023年3月,步行街上的广州酒家老店迎来装修前的最后营业一天,管理层和员工在店外留影。 黎湛均/摄
广州酒家原董事长温祈福伉俪关灯前合影。目前广州酒家老店重新装修后成为“粤菜博物馆”。 梁炜培/摄
秋冬时节,市民在皇上皇腊味店排队购买特价腊肠。
2009年11月,位于第十甫路的莲香楼老店,排队买中式烘焙的市民。
2023年,陶陶居总店装修后重开,“五一”期间人气火爆。
视频产品部出品
本文图片为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历年摄影作品
文字/编辑 南都N视频记者 任磊斌 黎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