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文之最

1923年拍摄的天文照片,这一关键发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2025-10-01 10:07天文之最

这张黑白的老照片,看起来有些模糊不清,上面布满了星星点点。我们唯一能直接辨认到的信息,就是中央大黑点右上角的日期小字“1923-6-Oct”,以及更右上角的几个大写字母:“VAR”,旁边还带着一个激动的感叹号。

这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哈勃的观测底片。在当时,它或许只是成千上万张天文观测底片中的普通一张。但正是它,终结了一场持续了百年的天文大争论,最终彻底颠覆了人类的宇宙观。

世纪大辩论

20世纪初,天文学界最核心,最激烈的争论便是:我们的宇宙,到底有多大?确切来说,是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否就是整个宇宙的规模?还是说,它也仅仅是漂浮于宇宙大海中的一座岛屿,宇宙还有很多类似银河系这样的“宇宙岛”?

这就是著名的“宇宙岛”之争。当时,两位顶尖的天文学家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代表是哈洛·沙普利,他通过分析银河系内球状星团的分布,推算出整个银河系规模可能非常巨大,其直径可能达到惊人的30万光年。

正因银河系规模如此之大,那些在望远镜中呈现为模糊光斑的“旋涡星云”,只是银河系边界区域的一些气体云团,是这片“宇宙”本身的一部分,即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本身。

另一派的代表是希伯·柯蒂斯。他认为沙普利对银河系规模的估计明显偏大。根据他的观察,那些星云中爆发的新星数量,远远多于银河系其他区域,看起来更像是远在银河系之外,由成千上万颗恒星组成的庞大系统,即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

1920年,双方在美国科学院进行了一场天文学史上著名的大辩论。场上两位科学家都展现出了严密的逻辑和各自的证据,场面精彩纷呈,但最终谁也未能彻底说服对方。

原因在于,双方都缺乏一个关键的,一锤定音的证据:即这些遥远的星云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倘若它们的实际距离远小于银河系的规模,则沙普利的观点成立;而如果它们的距离远到银河系都无法容纳,则柯蒂斯正确。

关键的发现

谁都没有想到,最终给这场大辩论画上句号的,竟是一位天文界 “半路出家”者:埃德温·哈勃。他早年做过拳击手,篮球运动员,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学专业,最终却选择追随内心真正的热爱,投身于天文学研究。

1923年10月6日夜晚,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哈勃使用胡克望远镜对仙女座星云(M31)进行了长时间曝光拍摄,成功捕捉到一张珍贵的底片。这台口径2.54米的巨型望远镜凭借其卓越的集光能力和高分辨力,清晰记录下了仙女座星云那片朦胧的亮斑。

起初,哈勃以为星云外围的这个光斑只是一次普通的“新星”爆发,并习惯性地在底片上将其标记为“N” (Nova,拉丁文“新星”)。但当他将这张底片与以往同一天区底片比对时,却发现到这颗星的亮度并未呈现爆发后逐渐衰减的特征,更像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

他立刻意识到,这绝非一颗普通新星,而是一颗造父变星!所谓造父变星,指的是一类亮度上呈周期性脉动变化的星体,其变化周期与内在光度存在稳固的对应关系。而利用这一关系,可以把天体的变化周期和“视星等”等转换为“绝对星等”。

“星等”是天体亮度的度量单位。其中,“视星等”可以理解为主观实际观测到的亮度,而“绝对星等”则代表天体自身客观的真实发光能力。

通过观测,记录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对比其“视星等”和“绝对星等”的变化差距,再根据星体“越远就越暗”的平方反比规律,就能够计算出这颗恒星与地球之间的准确距离。

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的哈勃,当即划去了字母 “N”,用力写下了代表变星(Variable)的“VAR!”,并附加了一个充满力量的感叹号。这个瞬间修正,不仅改变了底片上的标记,更永远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结构的认知。

宇宙新图景

通过对观测底片的细致分析,结合天文学公式与知识的反复推算和修正,哈勃最终得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仙女座星云,远在90万光年之外!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在当时的天文学认知中,银河系的直径被认为只有约10万光年。就算是沙普利所提出的“扩大版”银河系,数字也不过是30万光年。而仙女座的距离,又远超出银河系规模,因此它绝不可能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它一定是一个与银河系规模相当的,独立的恒星系统。此结论如同一记重锤,为持续多年的“宇宙岛”之争画上了句号。曾经被视为银河系内一团云气的仙女座星云,被正式确认为一个独立的星系。

凭借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哈勃也由此确立了在天文界的开创者地位。天文学的研究前沿从此从恒星真正迈向星系,一门新的学科被开启。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为哈勃后续更伟大的成就铺平了道路。

在确认了独立星系的存在后,他开始观测更多的星系,并记录其距离和运动状态,最终在1929年发现星系退行速度与距离之间呈正比关系,即著名的哈勃定律。这条定律首次揭示了宇宙膨胀这一惊人事实,进而为后续大爆炸学说奠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

结尾

这一发现的意义,远远不止于一场学术辩论的胜负。它彻底刷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改变了人们心中“银河系即宇宙”的观点,宇宙也变得更加宏大浩瀚。人类面对整个宇宙,也有了更深刻,更谦卑的认识。

这一切的转折点,正源自哈勃在1923年那个夜晚拍摄的那张略显模糊的底片,以及他写下的那个“VAR!”。天文学有时候就是这样:答案早已藏在星光里,只等一个足够耐心的人,把它读懂。

猜你喜欢

  • 军事之最

    【韩信:楚汉争霸中的军事奇才与历史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韩信无疑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名字不仅代表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更体现了那个动荡时代的风云变幻。从一介布衣到汉朝开国的功臣,韩信的崛起与陨落,折射出古代军事谋略的巅峰,也反映出权力与命运的无常。本文将全面探讨韩信的生平、军事成就、政治影响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025-11-15
  • 人类之最

    反抗人生的“必死”宿命,弗卢塞尔解读人类传播的惊奇现象

    威廉·弗卢塞尔(1920—1991)是捷克裔巴西籍哲学家、文化理论家和作家,因其在语言、媒介、技术和图像文化等方面的哲学思考而闻名。在弗卢塞尔的传播思想中,人类传播的目的是通过符号化的世界改变世界本身与其内在的生活意义,即为“必死”(无意义)的人生赋予意义。因此,反抗人生的“必死”宿命是人类进行传播的前提条..

    2025-11-14
  • 北盘江大桥-天空之桥,它是人类意志与自然伟力最直接的对话。

    一块石头,在空中划过漫长的11秒,才最终坠入深渊。这不是电影特效,而是中国工程师在“地球裂缝”上修建桥梁时,面对的真实日常。当差评君将这个震撼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人类意志与自然伟力最直接的对话。这11秒,究竟意味着什么?根据自由落体公式简单推算,这相当于从超过600米的..

    2025-11-14
  • 人类之最

    震撼!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艾萨克·牛顿的传奇人生

    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就是艾萨克·牛顿。这位英国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更用他的智慧开启了现代科学的新时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传奇人物的精彩人生,感受他的非凡魅力!1. 从苹果树到万有引力:天才的灵感源泉传说中,..

    2025-11-14
  • 中国历史十大统帅排名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代女战神妇好上榜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次大的战争,也涌现出了众多的著名统帅。相信每个人都能说上几个吧,今天百街秀的小编就来为大家说一下中国历史十大统帅排名。1、妇好妇好是商朝人,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根据考古发现的甲骨文记载,妇好曾经多次跟随武丁出战,担任将领一职,且总是取得胜利。发掘的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兵器等..

    2025-11-14
  • 中国历史上四大千古一帝,无法磨灭的四位传奇帝王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495位皇帝,在这些帝王之中,昏庸之君比比皆是,贤明圣主屈指可数,而这些英明的皇帝都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现在我们来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千古一帝,回望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惊涛骇浪。中国历史上四大千古一帝 第一、秦始皇嬴政第二、汉武帝刘彻第三、唐太宗李世民第四、明太祖朱..

    2025-11-14
  • 世界奇闻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十九张照片带你看不一样的奇闻趣事

    1.雪之深,可以藏人。那么问题来了,这位小哥该如何爬起来?应该需要别人帮忙吧?大神们支招2.就像奇异的海螺,你能看到小鲨鱼在里面呼吸、扭动,那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却又神圣的生命律动,它就是鲨鱼宝宝3.不是,这大胖小子咋了?脱了衣服,又把衣服弄湿了。进了水里,又立马跳上了岸?!尴尬4.谁能想到,一个成年后体重可..

    2025-11-13
  • 人类之最

    他童年被弃、差点淹死,却用23年改写人类认知!牛顿有多恐怖?

    苹果砸头是假的,但他真算出了地球体重,还破解《圣经》密码,死后被当成“疯子”研究300年!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这样一位巨人——他不是帝王,却统治了科学近三百年;他没上过现代大学,却创立了微积分、光学、力学三大体系;他坐在窗前思考一天,就能推导出支配宇宙运行的法则;他一生未婚,性格孤僻,晚年痴迷炼金术..

    2025-11-1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