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文之最

1923年拍摄的天文照片,这一关键发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2025-10-01 10:07天文之最

这张黑白的老照片,看起来有些模糊不清,上面布满了星星点点。我们唯一能直接辨认到的信息,就是中央大黑点右上角的日期小字“1923-6-Oct”,以及更右上角的几个大写字母:“VAR”,旁边还带着一个激动的感叹号。

这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哈勃的观测底片。在当时,它或许只是成千上万张天文观测底片中的普通一张。但正是它,终结了一场持续了百年的天文大争论,最终彻底颠覆了人类的宇宙观。

世纪大辩论

20世纪初,天文学界最核心,最激烈的争论便是:我们的宇宙,到底有多大?确切来说,是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否就是整个宇宙的规模?还是说,它也仅仅是漂浮于宇宙大海中的一座岛屿,宇宙还有很多类似银河系这样的“宇宙岛”?

这就是著名的“宇宙岛”之争。当时,两位顶尖的天文学家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代表是哈洛·沙普利,他通过分析银河系内球状星团的分布,推算出整个银河系规模可能非常巨大,其直径可能达到惊人的30万光年。

正因银河系规模如此之大,那些在望远镜中呈现为模糊光斑的“旋涡星云”,只是银河系边界区域的一些气体云团,是这片“宇宙”本身的一部分,即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本身。

另一派的代表是希伯·柯蒂斯。他认为沙普利对银河系规模的估计明显偏大。根据他的观察,那些星云中爆发的新星数量,远远多于银河系其他区域,看起来更像是远在银河系之外,由成千上万颗恒星组成的庞大系统,即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

1920年,双方在美国科学院进行了一场天文学史上著名的大辩论。场上两位科学家都展现出了严密的逻辑和各自的证据,场面精彩纷呈,但最终谁也未能彻底说服对方。

原因在于,双方都缺乏一个关键的,一锤定音的证据:即这些遥远的星云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倘若它们的实际距离远小于银河系的规模,则沙普利的观点成立;而如果它们的距离远到银河系都无法容纳,则柯蒂斯正确。

关键的发现

谁都没有想到,最终给这场大辩论画上句号的,竟是一位天文界 “半路出家”者:埃德温·哈勃。他早年做过拳击手,篮球运动员,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学专业,最终却选择追随内心真正的热爱,投身于天文学研究。

1923年10月6日夜晚,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哈勃使用胡克望远镜对仙女座星云(M31)进行了长时间曝光拍摄,成功捕捉到一张珍贵的底片。这台口径2.54米的巨型望远镜凭借其卓越的集光能力和高分辨力,清晰记录下了仙女座星云那片朦胧的亮斑。

起初,哈勃以为星云外围的这个光斑只是一次普通的“新星”爆发,并习惯性地在底片上将其标记为“N” (Nova,拉丁文“新星”)。但当他将这张底片与以往同一天区底片比对时,却发现到这颗星的亮度并未呈现爆发后逐渐衰减的特征,更像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

他立刻意识到,这绝非一颗普通新星,而是一颗造父变星!所谓造父变星,指的是一类亮度上呈周期性脉动变化的星体,其变化周期与内在光度存在稳固的对应关系。而利用这一关系,可以把天体的变化周期和“视星等”等转换为“绝对星等”。

“星等”是天体亮度的度量单位。其中,“视星等”可以理解为主观实际观测到的亮度,而“绝对星等”则代表天体自身客观的真实发光能力。

通过观测,记录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对比其“视星等”和“绝对星等”的变化差距,再根据星体“越远就越暗”的平方反比规律,就能够计算出这颗恒星与地球之间的准确距离。

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的哈勃,当即划去了字母 “N”,用力写下了代表变星(Variable)的“VAR!”,并附加了一个充满力量的感叹号。这个瞬间修正,不仅改变了底片上的标记,更永远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结构的认知。

宇宙新图景

通过对观测底片的细致分析,结合天文学公式与知识的反复推算和修正,哈勃最终得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仙女座星云,远在90万光年之外!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在当时的天文学认知中,银河系的直径被认为只有约10万光年。就算是沙普利所提出的“扩大版”银河系,数字也不过是30万光年。而仙女座的距离,又远超出银河系规模,因此它绝不可能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它一定是一个与银河系规模相当的,独立的恒星系统。此结论如同一记重锤,为持续多年的“宇宙岛”之争画上了句号。曾经被视为银河系内一团云气的仙女座星云,被正式确认为一个独立的星系。

凭借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哈勃也由此确立了在天文界的开创者地位。天文学的研究前沿从此从恒星真正迈向星系,一门新的学科被开启。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为哈勃后续更伟大的成就铺平了道路。

在确认了独立星系的存在后,他开始观测更多的星系,并记录其距离和运动状态,最终在1929年发现星系退行速度与距离之间呈正比关系,即著名的哈勃定律。这条定律首次揭示了宇宙膨胀这一惊人事实,进而为后续大爆炸学说奠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

结尾

这一发现的意义,远远不止于一场学术辩论的胜负。它彻底刷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改变了人们心中“银河系即宇宙”的观点,宇宙也变得更加宏大浩瀚。人类面对整个宇宙,也有了更深刻,更谦卑的认识。

这一切的转折点,正源自哈勃在1923年那个夜晚拍摄的那张略显模糊的底片,以及他写下的那个“VAR!”。天文学有时候就是这样:答案早已藏在星光里,只等一个足够耐心的人,把它读懂。

猜你喜欢

  • 机械之最

    为什么说!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是人类纯机械技术的巅峰?

    正文:有人说,人类用钢铁和齿轮堆砌的巅峰之作,最终却成了时代的陪葬品。1945年4月7日,当日本海军“大和号”战列舰沉入海底时,它带走的不仅是一艘巨舰,更是一个时代的傲慢与悲歌。这艘比足球场还长的钢铁巨兽,曾是日本举国之力打造的“海上堡垒”。没有雷达,没有计算机,全凭人力摇动液压泵瞄准,靠铜管传声指挥作战..

    2025-10-01
  • 被忽视的关键推手:周恩来才是毛泽东最强军事助手

    长期以来,大家都觉得“朱毛”是红军的象征,朱德自然就是毛泽东的首席军事助手。但很多人不知道,这里藏着个被忽略的关键人物——周恩来。为啥说周恩来才是关键推手?他又是咋在毛泽东军事指挥里起到别人没法替代的作用呢?1928年井冈山会师,朱德带着南昌起义余部和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队伍合到一块儿,编为红四军,毛泽东做..

    2025-10-01
  • 南京发现一座千年古墓 墓中两个男子手牵手

    墓穴中牵手的两个男子是一对好朋友。在2013年1月份有几个考古专家发现南1316世界之最京一个千年古墓是来自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古墓当中发现了一对实体,两个人躺在同一个棺材里面,刚开始专家们也没有太诧异。在古代男女合葬,一般都是夫妻,可是等到化验结果出来之后才发现这这两句尸骨全部都是男性的这让专家们非常..

    2025-10-01
  • 人类之最

    被日本施压23次的‘731’揭开了人类最痛的伤疤

    2025年9月18日,电影《731》于“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当天全球公映,这部聚焦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暴行的影片,以影像之力撕开历史伤疤,成为引发全民历史反思的文化热点。其上映不仅是对反人类罪行的公开揭露,更承载着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时代使命。 影片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具象化表达还原历史真相。导演赵林山耗时十..

    2025-09-30
  • 人类之最

    水之哲人:泰勒斯用一滴水点亮了人类文明的第一束光

    在那遥远的古希腊晨曦中,海浪轻拍着爱奥尼亚的海岸线,一位睿智的哲人站在沙滩上,凝视着无垠的碧蓝。他的名字叫泰勒斯,一个用水的柔韧与深邃,开启了人类思想史上最璀璨的篇章。那一刻,他用一滴水,点亮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仿佛一束光穿透迷雾,照亮了未来的道路。泰勒斯不是神话中的英雄,也不是传说中的魔法师,他只..

    2025-09-29
  • 人类之最

    人类最了不起的能力。从执行到认知再到心灵的极致之境

    人最了不起的能力:从执行到认知再到心灵的升华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突破,逐渐认识到自己身上最了不起的能力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智慧;有人说,是创造力;也有人认为,是情感。然而,若将这些能力进行层级划分,会发现:执行力是基础的标配,认之力是高配,而心力则是顶配。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

    2025-09-29
  • 机械之最

    为什么说,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是人类纯机械技术的巅峰?

    四百六十毫米的炮管,巨大的船体,这就是人类用机械和钢铁做到的极限。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完全靠人和机器。大和号,这名字至今还让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1930年代,日本开始计划建造大和号,并在1936年彻底放弃国际军备条约的炮口径限制。靠着这种决心,日本把钢铁装甲和动力机械技术都推到了新高度。当年这艘船的主炮重量和..

    2025-09-29
  • 机械之最

    我在现场·光影流年丨40多年,我不间断记录了新疆的历史进程

    武纯展,1935年生于新疆伊犁,新华社高级记者,从事新闻摄影工作45年,他记录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和边疆巨变。如今,武老已离我们远去,让我们重温他当年拍摄的照片、听他2009年和2015年接受采访时的讲述,在学习和体会武老职业操守和情怀的同时,结合年轻记者关于新疆的最新图片和报道,一起感受新疆的巨变,相信武老也会深感..

    2025-09-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