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这位70岁“老爷叔”,要长到30层楼高了!
一条连廊,神仙打架。在这样一个商业战场上,“六百”若想继续留在牌桌上,自我***,势在必行。
文 | 阿布
上海人的记忆里,总有几个绕不开的“号码”。
南京路上的“市百一店”,淮海路上的“二百永新”,还有徐家汇商圈当之无愧的“老法师”——上海第六百货公司,阿拉亲切地叫伊“六百”。
从1952年诞生至今,这位70多岁的“老爷叔”,看过徐家汇从一片农田菜地,长成今天这般繁华的模样。TA的霓虹灯影,更曾是无数上海小囡童年里,关于“高级”二字最朴素的想象。
去年2月,当“六百”正式熄灯告别时,上海人都在为之感慨。我们告别的,不只是一座商场,更是一段滚烫的、回不去的旧时光。
六百告别时市民纷纷赶来拍照留念 图源:IC
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
就在前两天,一则重磅消息传来:正在重建的“六百”,计划有变!而且是“超级加倍”的大变!原计划是10层小楼,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座高达30层、130米的新地标!总投资额从7亿元飙升至近17亿元!
侬没看错!这位70岁的“老法师”,不仅要“返老还童”,还要“拔地而起”,以一种我们从未想象过的姿态,重新回到徐家汇的商业江湖。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六百”的前世曾有过怎样的高光时刻?而它的未来又将如何搅动上海的商业风云?
今朝,就让阿拉一道,翻开这位“老爷叔”的传奇履历。
01
从“第六门市部”到记忆中的“六百”
要说“六百”的故事,得把时钟拨回到1952年。
那时的徐家汇,还远不是今天这般车水马龙。肇嘉浜路还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河浜,周边是大片农田和零星的工厂。就在这片城乡交界之地,一家国营商店悄然开业,它的名字朴实无华——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第六门市部。
这就是“六百”的前身。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这家小小门市部,却成了周边居民眼里的“宝藏屋”。从针头线脑到糖果饼干,从雪花膏到布料,这里几乎承包了大家全部的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
而“六百”真正的高光时刻,始于改革开放的春风。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徐家汇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90年代初,一个划时代的工程启动了——上海地铁一号线开工建设。嗅觉敏锐的商业决策者们,预见到了这片土地即将迎来的巨变。
于是,老“六百”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重建!
老底子的徐家汇 图源:上海徐汇
1992年,一个全新的、拥有6层营业面积的现代化商厦拔地而起,并正式定名为“上海第六百货公司”。它的出现,犹如一声惊雷,彻底拉开了徐家汇商圈崛起的序幕。
那时的“六百”,是当之无愧的潮流风向标。
据一位在徐家汇长大的80后回忆:“阿拉小辰光,最高兴的事体,就是姆妈讲‘带侬去六百’。进去白相一圈,就算什么都不买,眼睛也看饱了。要是能买上一包大白兔奶糖,那简直要开心一个礼拜!”
它是上海最早引入“开架销售”模式的商场之一。在此之前,买东西都要隔着柜台,请营业员拿。而在“六百”,你可以自由地触摸商品、试穿衣服,这种“零距离”的购物体验,在当时看来,时髦得不得了哎。
它的商品,更是“顶流”的代名词。想买金饰?去“六百”的金店,款式最新最全;想买家电?“六百”的家电部是爷叔阿姨们的“圣地”,多少家庭的第一台彩电、冰箱、洗衣机,都是在这里凭票买回家的。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上海六百”四个大字熠熠生辉,与太平洋百货的灯光遥相呼应,共同点亮了徐家汇的夜空,是那个时代上海商业繁荣最直观的象征。
上海六百,熟悉的几个大字 图源:IC
可以说,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六百”就是徐家汇的“老大哥”。它引领着消费潮流,也见证了太平洋百货、东方商厦、港汇广场、美罗城等一众“小老弟”的相继崛起,共同将徐家汇推向了上海商业版图的顶峰。
美罗城等小老弟的争相崛起,给了六百很大的压力 图源:IC
02
“老法师”也遇到新烦恼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来,商业江湖的风向变得越来越快。电商的崛起,消费习惯的变迁,以及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都给传统的实体百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六百”这位“老法师”,也开始面临新的烦恼。
一方面,是自身硬件的“老龄化”。相较于周边动辄几十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六百”的体量显得有些迷你。传统的百货业态以零售为主,缺乏餐饮、娱乐等多元化沉浸式体验,越来越难以留住年轻人的脚步。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邻居们”的巨大压力。徐家汇商圈,一度堪称上海“最卷”的商圈之一。港汇恒隆广场的持续升级,美罗城的潮流定位,以及身边太平洋百货的焕新……
一条连廊,神仙打架。在这样一个商业战场上,“六百”若想继续留在牌桌上,自我***,势在必行。
2022年徐家汇商圈“金腰带”连廊贯通开放 图源:IC
于是,在2024年,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又果断的决定:让72岁的“六百”暂停营业,推倒重建,开启一场脱胎换骨的城市更新。
2024年3月,六百拆除现场 图源:IC
最初的蓝图相对保守:计划投资约7亿元,建造一栋地上10层、地下1层,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精品购物中心。这个方案,更像是对原有模式的一次“精装修升级”。
03
超级加倍!“新六百HUB”来了
今年7月刚刚官宣招商消息,新六百原定2026年一季度归来,然而,仅仅两个多月后,操盘方却突然宣布:计划推倒重来,全面升级!
规划概念图 图源:上海徐汇
首先是投资“超级加倍”:总投资从约7.08亿元,暴增至约16.98亿元。
然后是身高“超级加倍”:建筑从地上10层、50米高,猛增至地上30层、130米高。未来的“新六百”,将成为徐家汇天际线上一道全新的风景。
最后还有体量“超级加倍”:总建筑面积从约1.92万平方米,扩容至约4.25万平方米。空间大了,想象力自然也就更大了。
这背后,是徐家汇商城对当下商业环境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大徐家汇”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
的确,单一的零售业态,在如今竞争白热化的徐家汇,已经很难“打”了。单靠“六百”那块“金字招牌”和情怀,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未来的“新六百”要做什么?
答案是:“公寓式酒店+品牌旗舰店”。
“公寓式酒店”,瞄准的是高端商旅人群和长租市场。徐家汇作为上海的重要活动区,拥有庞大的商务客流和高净值人群。引入高端酒店业态,不仅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更能为商业部分导入一批自带消费能力的优质客群。
“品牌旗舰店”,则意味着“新六百”将彻底告别传统百货的“大而全”,转向“小而精”的策展型商业。未来这里可能不会有琳琅满目的专柜,取而代之的,或许是几家极具号召力的国际品牌旗舰店、首店或概念店。
这种“居住与消费”内循环的模式,将大大增强“新六百”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想象一下未来的场景:一位商务人士在“新六百HUB”的酒店下榻,下楼就能逛到全球同步上新的品牌旗舰店,享受一站式的品质生活服务。
当然,这次“超级加倍”的调整,也意味着更长的建设周期(从原定的18个月延长至30至36个月)和更大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次极具魄力的、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抉择。
它不仅是“六百”自身的涅槃重生,更是徐家汇商圈持续迭代、提升能级的重要一环。
当全新的“新六百HUB”以昂扬的姿态重新矗立在徐家汇街头时,家长或许会带着孩子,指着那座崭新的大楼,告诉他们:
“看到伐?迭个就是‘六百’。伊陪老阿爷阿娘、爸爸妈妈长大的。现在,伊又变了个新花样,要陪老侬一道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