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骑楼焕新:玉林十字街的艺术蜕变与城市新生
夜色中的十字街,霓虹灯饰与百年骑楼相映成趣,AI科技与传统非遗在此碰撞,老字号与新一代主理人并肩而立,这条承载着玉林百年商业记忆的街区,正以惊人的活力重获新生。
01 历史积淀:从千年商埠到文化地标
玉林十字街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其中的九曲巷始建于1820-1850年间,因巷内弯道众多,被形容为“九曲十八弯”而得名。晚清民国时期,九曲巷曾是玉林商贸和文化中心,尤其是赌场最集中的地方。
02 街区焕新:从物理修复到文化再生
本届艺术季通过街区形象焕新、科技业态融合与共创空间升级三大维度,推动传统街市蜕变为集美食、潮流、非遗传承、科技体验于一体的多元空间。
03 非遗传承: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
本届艺术季最大亮点之一,是将玉林全市非遗资源与现代科技、新兴业态深度融合。在十字街第二电影院的凉亭,游客扫码即可激活“古城图AR”功能,通过AR虚拟重现在今日街景中。
04 业态创新:从传统零售到文旅商融合
艺术季不仅带来了“看得见的热闹”,更孵化出“能持续的商机”。十字街青年梦工场为本土创业者提供平台,新秀主理人与老字号同台经营,形成“老味道+新创意”的商业生态。
05 烟火升级:不变的是烟火气,升级的是文化味
如今的十字街,仍然有老字号的味道,有街坊的乡音,有历史的痕迹,但同时也有了艺术的浸润、科技的赋能和创意的活力。
在西街口,“大小王鸭腿”的店门前,常常排起了长龙。店主陈世鹏在2024年11月带着自创的卤鸭腿和陆川猪肉,一头扎进十字街创业,创办起“大小王鸭腿”,这段时间每日营业额超过万元。
06 经济效应:从文化流量到经济增量
文化艺术的注入不仅带来了街区的活力,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2023年国庆假期,十字街人流量累计突破28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3.15亿元,全媒体话题阅读量超1.9亿。
今年元旦举办的跨年好运奇妙夜活动,人流量超过了30万人次。随着人气激增,街区业态持续丰富,目前,十字街共有353家经营主体,比改造前增加了35.06%。
这种文化吸引策略有效地推动了玉商、侨商回归,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截至目前,玉林市已有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家、规上文化企业80家、文化经营单位近9000家。
夜色渐深,十字街却愈发热闹。油锅发出的滋滋声、锅碗瓢盆的碰击声、牛羊肉油脂滴入炭火的声音,奏响了美食“交响乐”。街内第二电影院口袋公园,不定期上演的粤剧小戏,以及音乐达人自发的表演秀,汇聚成十字街别具特色的人文新景观。
微凉夜色中,玉林十字街像一条流淌着人间烟火、世间风情的河,从古到今,从春到冬。
编辑整理 吴伟健
2025.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