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千年金蚕见证奇迹!西北小镇用科技让桑叶变“黄金”,老外惊呆了

2025-09-25 10:53科技之最

一枚沉睡千年的汉代鎏金铜蚕,如今正见证着中国乡村的惊人蜕变。

“快来看啊,这些蚕宝宝住上‘智能公寓’了!”今年9月,一群外国记者挤在陕西石泉县池河镇的养蚕室里,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景象——机械臂精准投喂桑叶,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控温湿度,石墨烯地暖保持恒温。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记者卡拉曼·西雅古尔惊叹道:“这里传统与创新并存,一切都是自动化的!”

1 千年金蚕,丝路源起

故事得从1984年说起。那年冬天,石泉县池河镇的几位村民在河水中淘金时,意外发现了一枚金光闪闪的铜蚕。

这枚鎏金铜蚕长5.6厘米,通体鎏金,栩栩如生,经鉴定为西汉时期的国家一级文物。它是汉代皇帝褒奖蚕桑生产的御赐奖品,见证了当地悠久的养蚕历史。

石泉县养蚕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汉唐时期尤为繁盛。这枚鎏金铜蚕的出土,印证了石泉不仅是“丝路之源”,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2 科技赋能,传统蜕变

如今的池河镇,早已不是过去的传统农桑景象。走进智能化养蚕工厂,只见智能养蚕机的红色机械臂正在精准作业,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温湿度数据。

“六化”技术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小蚕共育智慧化、大蚕饲养省力化、上簇营茧自主化、蚕茧收购电子化、生产设备现代化、蚕辅服务数字化。

养蚕大户刘为定笑着说:“过去养蚕全凭经验,一年养3批左右,一批至少要28天。现在用上高科技,养上十几天就结茧了,时间缩短了一半!”

3 效益提升,农民增收

科技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今年石泉蚕茧的最高收购单价达到每斤36.6元,平均价格比往年高出5.5元。

蚕农每张蚕可直接增收600至1500元。刘为定算了一笔账:“我这小小蚕室今年已经养了三批次14张蚕,一年养二三十张蚕收入六七万元!”

生丝等级也从4A级提升至6A级,为打造国家级6A生丝原料基地奠定了基础。

4 三产融合,乡村蝶变

在池河镇明星村,蚕桑产业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农业的范畴。村里形成了蚕桑、养猪、养鸡和乡村旅游四大产业集群,2024年全村总产值达2亿元。

明星村党支部***刘家满介绍说:“推窗见景、开门迎客、就地转岗、居家经营,这就是村民现在的生活。”

蚕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从一产的桑园种植,到二产的桑叶茶、蚕丝被、果酒、文创产品,再到三产的研学旅游、民宿餐饮等新型业态。

5 国际视野,一带一路

石泉的创新发展不仅带动了本地农民致富,也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了借鉴样板。

阿塞拜疆国家新闻社记者纳西米·巴巴耶夫在参访后表示:“如果将中国技术同阿塞拜疆良好的资源条件结合,可以促进阿塞拜疆的丝绸生产达到新水平,进入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市场。”

石泉县还与中亚国家开展了合作,每年出口三到五万张蚕种到中亚,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紧密融合。

6 文化传承,品牌打造

石泉县并没有满足于产业发展,还深入挖掘金蚕文化内涵。他们打造了“石泉蚕丝”、“石泉桑蚕茧”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石泉蚕丝”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单。

以“石泉蚕桑宴”为代表的地方美食,成为叫响全国的“石泉食美”品牌。金蚕文化展览馆、研究院、文创产品展销店等相继建成,让“金蚕文化”驰名海外。

7 未来展望,乡村振兴

如今的石泉县,正以“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乡村振兴”为目标,持续推动蚕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县里制定了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推广建立“六化”新型蚕桑生产体系。预计到2027年底,全县桑园规模将达到8万亩,实现年养蚕发种10万张,蚕桑产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

石泉县委***梁鸿表示,要推进蚕桑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从资源消耗型向绿色可持续型升级,努力实现“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县域振兴”。

如今走进池河镇明星村,眼前不再是传统农桑景象。

智能养蚕工厂里,机械臂精准投喂桑叶,物联网系统监控温湿度。

桑园里安装着智能喷灌系统,桑农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过去养蚕全凭经验,现在用上高科技!”养蚕大户刘为定笑着说,以前一年只能养3批蚕,现在能养6到7批,收入翻了一番。

石泉县的蚕桑产业总产值已达19.5亿元。

这片土地正向着年产值30亿元的目标迈进,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 A股科技板块最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有那些?

    必须首先郑重声明:以下内容基于公开信息、行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进行梳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风险极高,尤其是科技股波动巨大,投资决策需基于您自身的深入研究。核心选股逻辑:寻找“长坡厚雪”的超级赛道我们重点关注符合国家战略、市场空间巨大、并且已经建立起强大技术壁垒的公司。这些公司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2025-09-23
  • 植物之最

    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植物:穿越亿年的生命奇迹!往???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进一个令人惊叹的世界——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植物。这些植物不仅是生命的奇迹,更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穿越了数亿年的时光,依然在我们身边绽放着生命的活力。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植物活化石的神秘世界吧!蕨类植物:3亿年的生命传奇说起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不得不提桫椤图片来源于AI这..

    2025-09-22
  • 向科技强国挺进!“十四五”大国科技跑出“新成绩”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升至第10位,中国科技事业大厦建得更高,科技强国根基夯得更实。9月18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

    2025-09-22
  • 军事之最

    震惊!长怔为何被誉为空前绝后的军事奇迹?

    当我们回望那段峥嵘岁月,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震撼。那就是长征,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奇迹。它不仅仅是一场艰难的战略转移,更是一场人类意志与智慧的伟大考验。无数史学家、军事专家甚至普通百姓,都为之叹服:为什么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长征能成为空前绝后的军事奇迹?答案藏在无数细节之中,而这些细节,..

    2025-09-22
  • 世界十大

    全球10大特有动物:只在某一角落存在,每一种都是自然奇迹

    “如果我消失了,地球会不会也跟着少一块?”——这句话不是emo文案,是圣克鲁斯更格卢鼠正在经历的日常。加州沙丘被度假村铲平,它们连蹦跶的地儿都没了,现在只能夜里偷偷溜出来找几颗掉落的种子,像做贼一样。海鬣蜥更惨,海水越来越热,海藻变少,它们得游更远才能吃饱。科学家发现,这些“龙系”小家伙的盐腺简直外挂..

    2025-09-20
  • 世界之最

    震撼!中国交通碾压全球?这些“世界之最” ,每一个都让老外惊叹

    2025 年 9 月,浙江沿海传来重磅消息:甬舟高速复线海底隧道正式开工!这条 16.2 公里长的 海底巨龙 一出生就自带 世界最长公路盾构隧道 光环,15.8 米直径的巨型盾构机要在 30 米深海下穿越多条断裂带 —— 中国工程师又要挑战人类工程极限了!从伶仃洋上的钢铁长虹到东海深处的地下长廊,中国交通企业这十年创下的 世界之..

    2025-09-20
  • 娱乐百科

    民间故事千年黄鼠狼借寿

    文/幽灵猪八戒按孙悟空的计划轻易的赚得重金。01猪八戒是取经回来,一直呆在天庭,这一天觉得特别无聊,于是就到凡间去玩儿。他想找到一条发财致富的路,他也想成为一个富二代,要不嫦娥老看不起他。他调查了各行各业的经营状况,最后决定做一名画家。你是猪八戒做了画室,每一天在房子里边研究绘画。两年多了,他从来没敢..

    2025-09-20
  • 人类之最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悲壮的奇迹之一,改变了整个侵华战争的走向!

    回想1937年那个夏天,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本该是商贸繁忙的地方,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战就把一切搅得天翻地覆。日本军队早就盯着中国这块地盘,从卢沟桥事变后,他们想一口吞下华北,结果中国军队在上海先下手为强,主动迎击。这场仗打得惊心动魄,中国士兵用血肉之躯顶住日军现代化装备的冲击,硬是拖了三个月。淞沪会战爆发..

    2025-09-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 2048影视资源论坛 熊猫影视 河马影视 星辰影视 萝卜影院 八哥电影网 人人看电影 无忧影视网 橙子影视网 叮当影视网 天天影视网 青青影视网 电影天堂 开心追剧网 西瓜影院 麻花影视网 70影视网 年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