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再次“打”出 吉尼斯世界纪录
秋光凝彩,武韵悠扬。9月13日,佛山南海狮山迎来一场国家级非遗盛宴——“统一双萃杯”2025国家级非遗·佛山咏春拳大赛开幕式。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92支队伍、1300名咏春高手齐聚叶问故里,以拳会友、以武传魂。
更令人振奋的是,264名挑战者成功刷新“最多人同时击打咏春木人桩”吉尼斯世界纪录,还创造了非遗传承的新范式,挑战者中85%来自民间拳馆、校园社团等。
南海再次用“全民练咏春”硬核实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武术的凝聚力与创新活力。
撰文:陈梦
图片:狮山镇提供
吉尼斯纪录再落南海
全民咏春点燃文化薪火
“挑战成功!”当天10时许,狮山罗村中心广场上,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杨绍鹏的宣布瞬间点燃全场。挑战者们同时击打木人桩的铿锵之声,如战鼓擂响,震撼人心。
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纪录,更彰显了咏春文化在南海的深厚根基,真正体现了“全民咏春”的传承热潮。
9月13日—14日,“统一双萃杯”2025国家级非遗·佛山咏春拳大赛包括个人拳术、器械、集体项目、传统黐手表演赛等多项竞技内容,还有“功夫非遗集市”“花灯乐韵live音乐会”等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武术爱好者打造一场融竞技、展演、体验于一体的功夫文化盛宴。
从狮山到南海,再到佛山,城市始终以实干守护非遗,让咏春文化“活”在当下、“火”在民间。据悉,这是狮山第三次与吉尼斯结缘。
同样在狮山罗村中心广场,早于2010年,3167名咏春爱好者在此同打咏春拳,首破世界纪录。2024年,“最多人同时单腿下蹲”纪录再度花落狮山。如今,木人桩击打纪录的诞生,成为狮山以创新形式推动非遗“活起来”的又一里程碑。
认证仪式上,狮山镇罗村片区联合党委***、镇人大主席洪荣亨向杨绍鹏、统一企业双萃柠檬茶品牌负责人李真赠送咏春木人桩文创品致谢。
“这不仅是一场挑战,更是对咏春精神的时代诠释。”狮山镇党委委员徐琨表示,未来两天,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92支队伍、共1300名选手将在狮山同台竞技、激烈角逐。同时,狮山还将同步推出“花灯乐韵”功夫live音乐会、功夫非遗集市等活动,用多元的形式让观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真正实现非遗文化“活”在当下。
文武兼修、赛游融合
咏春IP激活人文经济
在南海,近年来,在“有形之手”带动下通过兴建场馆、推动全民普及、拓展多元传播等举措,从线下到线上,从本土到国际,全方位推动咏春文化“走出去”“活起来”。活动现场,各方打出“训、演、讲、赛”组合拳,多维度展示咏春风采。
精彩不止于赛事。此次大赛不仅是武术竞技的擂台,更是一场融合文旅、音乐、市集的非遗嘉年华。开幕式上,《萌娃粤韵》展现传统粤剧魅力,太极扇表演刚柔并济,港乐金曲引发全场共鸣。场外,“功夫非遗集市”汇聚岭南文创,“花灯乐韵live音乐会”让传统与现代碰撞火花。
在狮山,咏春不仅是武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狮山近年以“人文经济”为核,推动咏春文化深度赋能城市发展:叶问宗师馆转型社会化运营,咏春体育公园成网红打卡点,“咏春三进”覆盖超10万市民。
精彩更不止于咏春。近年来,狮山践行“人文经济旺家”的理念,以“赛事+文旅”“文化+产业”激发全域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其中,咏春以其独特的社会价值,成为狮山推动文化资源向发展动能转化的重要支点。
“要让咏春从IP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徐琨表示,未来,狮山将持续培育非遗文创、功夫旅游等新业态,推进人文与产业双向赋能,促进咏春的活态传承与跨界融合,以创新供给为咏春的传承注入可持续的“活水”,将其文化活力转化为推动狮山高质量发展、赋能“双中心”建设的强劲动力,为“十五五”规划夯实文化基础。
紧随大赛,狮山还将推出港乐潮墟、龙舟竞渡、中美职业篮球赛等系列活动,以“非遗+体育+潮玩”,进一步打通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边界。
■观察眼
从全民传承到人文经济:
南海咏春文化的“破圈”密码
南海狮山以一场264人向吉尼斯纪录的成功挑战,再次将咏春推向世界舞台。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挑战中85%的参与者来自民间拳馆和校园社团,折射出咏春文化在南海已从“门派传承”走向全民共享、人文经济。这种深植民间的生命力,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所在。
南海的咏春传承模式具有显著的系统性,一方面通过赛事IP、文旅融合等创新形式扩大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以“咏春三进”(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夯实群众基础。从2010年3167人同打咏春拳首破世界纪录,到如今木人桩击打再创佳绩,狮山始终以“实体化、场景化、全民化”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连接。这种“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双轮驱动,使咏春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成为赋能城市发展的人文经济符号。
而且,此次活动聚焦人文经济发力,同步推出功夫集市、音乐会等多元业态,体现了非遗传承从“单一技艺展示”向“生态体系构建”的升级。狮山通过“赛游融合”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消费场景,既吸引年轻群体感知传统,也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这种以非遗为支点撬动人文经济发展的思路,为大湾区城市提供了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协同的范本。
未来,南海若能进一步打通咏春文化链与产业链——如开发标准化课程体系、拓展国际培训市场、推动IP衍生品创新,将助力咏春从“地方名片”跃升为“世界语言”,真正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