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文之最

上古陕西篇,世界之最

2025-09-11 10:30天文之最

上古时期的陕西(核心为关中平原及周边区域,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核心区与早期王朝重要腹地),在农业文明起源、手工业技术、早期城市与天文历法领域创造多项“世界之最”,代表了同期人类文明的顶尖水平:

①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之一 :陕西南郑龙岗寺遗址距今约150万年,蓝田公王岭遗址距今约115万年,且出土了“蓝田人”头骨化石,表明早在100多万年前,陕西境内已有古人类生活繁衍,是世界上较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

②阿舍利石器工业的重要发现:陕西洛南盆地孟洼遗址发现了8万-9万年前的石器工业组合,存在流行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的阿舍利石器工业,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工业器物最为集中的发现,这不仅表明早在旧石器中晚期东亚与欧洲、非洲间早已存在着文化交流,也显示了陕西在上古时期的石器制造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③中国旧石器文化自成体系的代表 :陕西境内的蓝田人(115万年前)、大荔人(20万年前)、黄龙人(10万-1万年前)和秦岭旧石器系统(150万年前-旧石器晚期)等重要遗存,完整地展示出中国早期人类体质、智力的成长历程,代表着中国旧石器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发展演进、自成体系的重要地位。

④世界最早的彩陶发源地之一 :距今约8000年的陕西老官台文化,是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陶器制造多为手制,开启了关中地区乃至早期中国彩陶的先河,出现的彩绘符号彩陶是陕西年代最早的,也证明中国是世界彩陶的发源地之一。

⑤世界最早的粟作农业起源地之一 :距今约8000年的老官台文化,生业方式以农业为主,出现粟作农业,还发现了家养的猪、狗等,还有驯养的牛、鸡等,说明当时已经存在一定的家畜饲养,这表明陕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粟作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地区之一,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⑥最早的粟(小米)驯化基地:西安半坡遗址(仰韶文化,距今6000-6700年)出土的粟粒遗存,经检测为人工驯化品种,是目前全球发现最早的粟作农业实物证据,比西亚两河流域的小麦驯化(距今约8000年,但规模化种植晚于陕西)规模化应用早约1000年。

⑦最早的农业生产体系:半坡遗址不仅有粟粒存储窖穴(单个窖穴可存粮数百斤),还发现配套的石斧(伐木垦荒)、石铲(翻土)、石磨盘(加工谷物)工具组合,形成“垦荒-种植-存储-加工”完整链条,是世界最早的旱作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同期西亚农业仍以分散种植为主。

⑧最早的彩陶规模化生产:宝鸡北首岭遗址(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出土的彩陶,已采用“轮制拉坯”技术(比古埃及轮制陶器早2000年),且纹饰(如鱼纹、几何纹)实现标准化绘制,单遗址出土彩陶超千件,形成全球最早的“彩陶产业集群”。

⑨最早的陶窑技术突破:西安姜寨遗址(仰韶文化)发现的“横穴窑”,通过控制通风口实现窑温稳定在800-1000℃(同期西亚陶窑窑温仅600-700℃),烧制的陶器质地坚硬、吸水率低,技术水平为当时世界之最。

⑪最早的宫殿式建筑:延安芦山峁遗址(龙山文化,距今4300-4500年)出土的“大型石砌宫殿基址”,面积超2000平方米,采用“夯土台基+石砌墙体”结构,布局对称(含主殿、配殿、门廊),是世界最早的“宫殿类建筑”,比古埃及第一座宫殿(距今约4000年)早约500年。

⑫最早的天文观测遗址:神木石峁遗址(龙山文化,距今4000年)发现的“观星台”,由12个石砌柱洞组成,通过柱洞缝隙可观测太阳、星宿方位,能精准判断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全球最早的“天文观测设施”,比英国巨石阵(距今约3000年)早1000年。

⑬最早的历法雏形: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片上,发现刻画的“日月纹”“星象纹”,结合遗址中谷物遗存的生长周期判断,当时已形成“观象授时”的历法雏形(根据星宿位置安排农时),是世界最早的旱作农业历法实践,早于西亚苏美尔历法(距今约4000年)约2000年。

⑭早期的中国雏形: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中心在陕、晋、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其文化影响区西到甘青、南至长江、东达山东,北及长城一线,早期“中国”的空间雏形已经显现,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图案为后来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⑮世界上最早的烧制砖:陕西西安蓝田新街遗址的发掘,出土了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000年)的5件烧结砖残块(中华第一砖),经检测烧成温度达850-900℃,是采用木质模具成型后高温烧制的成熟制品。这一发现不仅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砖,也被学术界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烧制砖,比西亚、欧洲等地发现的早期烧制砖年代更早,填补了早期制砖技术的重要考古空白。

猜你喜欢

  • 中国成功研制轻小型水深探测激光雷达 创多项世界之最

    中新社桂林10月24日电 (周利朔 欧惠兰)轻小型水深探测激光雷达科技成果转化发布会10月24日在广西桂林市举行,广西测绘激光雷达智能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研发的“轻小型水深探测激光雷达(型号GQ-23)”正式发布。这一成果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创下同类产品探测水深最深、体积最小、重量最轻、性价比最高等多项世界之..

    2025-10-26
  • 五年间创多项世界之最!数说中国水利“含金量”

    “十四五”这五年我国水利建设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下面通过一组数据,让我们直观感受中国水利的“含金量”。这五年,我国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这五年,我国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我国..

    2025-10-21
  • 创多项世界之最!数说中国水利“含金量”

    “十四五”这五年我国水利建设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下面通过一组数据,让我们直观感受中国水利的“含金量”。这五年,我国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这五年,我国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我国..

    2025-10-21
  • 世界最高

    从五项世界之最,看中国人的治水智慧

    中新网陕西10月16日电(记者 刘星晨 林勐男 孙静波 王海波)“旱腰带”,展示了陕西省渭北地区此前苦于干旱的情况;“白菜心”,指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适宜居住和耕种的地区。缆机轰鸣声响起,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正加快建设。某种程度上,为了改善渭北地区的干旱、提升泾渭流域生态环境,实现从“旱腰带”到“白菜心”的转化,..

    2025-10-18
  • 机械之最

    中国制造重机枪,不小心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却意外造就世界之最

    大家都觉得武器研发马虎不得,但中国在做89式重机枪的时候,却因为搞错了苏联的情报,定下了一个“不可能”的目标。本以为会铩羽而归,结果不仅真做出来了,还成了全世界最轻重机枪。这样的故事,让人想起生活中那些一次次被误导却反而闯出新路的经历。很多上班族、退休老人,对这种“错打正着”的情况都不陌生。这其实不是..

    2025-10-15
  • 旅游百科

    陕西有个特色面叫什么面

    陕西人对面的喜爱程度,令人瞠目结舌。走在陕西的街道上便能知晓这一点,陕西当地的面馆数量甚至多于菜馆,用“碳水之都”四个字来形容那真是一点都不夸张。陕西面食的种类不胜枚举,有不同形状、不同浇头的面,不管是哪一种,都各有各的特色,陕西人在吃面上还真是没输过。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咱们一起去看看最具陕..

    2025-10-13
  • 世界之最

    华人首富李嘉诚,用亿万家产堆出五个世界之最,其中一项改写历史

    熟悉李嘉诚的人都知道,他的财富帝国是他亲手打造的,几乎他看准的每一个领域都能赶上风口,这比股神巴菲特都“神”了。华人首富李嘉诚,用亿万家产堆出了五个世界之最,分别是赎金之最、安防之最、慈善之最、财富之最和生活之最,这每一项都是其华人实力的证明。第一部分:赎金之最——10.38亿港元:一场改写历史的绑架案..

    2025-10-11
  • 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开通,外国网友“难以置信”:三年竣工?令人惊叹!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飒】一桥飞架,天堑变坦途。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凌空飞架、“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大桥不仅在国内引起震撼,还引发外媒和外国网友的广泛关注。贵州花江峡谷大桥 图源:IC photo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多家外媒29日及30日密集报道有关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

    2025-10-0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