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警察”变“本土保安”?93阅兵惊醒美国,战略收缩无奈了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中国9月3日的阅兵式不仅是肌肉的展示,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战略深处的焦虑与无奈。不到72小时,美国国务院便通知欧洲盟友,将分阶段削减对东欧的军事援助,要求欧洲自行承担更多防务责任。白宫安全顾问毫不隐讳地承认:美国正在将战略重心调整至亚太,直接应对中国带来的“系统性挑战”。
中国阅兵展示的不仅是武器装备,更是近20年国防现代化进程的集中体现。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化陆军与空军部队,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无人作战平台与高超音速打击系统。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一致认为“此次阅兵已成为世界格局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东风 -61、东风 -5C、巨浪 -3的共同亮相,展示了中国完整的核反击体系,而鹰击 -21“航母杀手”更是直接击中了美国最倚重的海上优势。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报告指出,中国海空军装备已在部分领域实现对美“区域对等”。
皮尤研究中心与兰德公司联合调查发现,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关键军工产业链受外部冲击影响明显。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本土军工产能增长远不及预期,弹药和装备供应紧张已成为公开的隐忧。国会预算办公室半年报显示,尽管美军年度国防预算高达8860亿美元,但面对高强度、长周期的印太潜在冲突,现有产能和库存远不能满足全部战备需求。部分专家直言,一旦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对峙,美***工体系能否支撑持续消耗,还是“悬而未决的问号”。
美国战略调整让欧洲盟友陷入深深不安。德国外交部发布声明称,美国的战略调整或将“削弱欧洲安全防护网”。波兰国防部长更是在北约会议上直言:“我们不能独自承担全部风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强调“欧洲安全不能被忽视”。路透社调查显示,超过56%的欧洲防务专家认为,美方突然转向亚太,可能加剧欧洲区域安全风险。
美国战略调整不代表放弃对华关注,相反,这是一种更冷静、也更危险的战略调整。特朗普团队意识到,四处树敌、同时遏制中俄,既不现实也不划算。据新美国安全中心报告,美国可能会在关岛、澳大利亚北部和日本西南岛屿加强军事部署,形成新的“战略三角”布局,这意味着未来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军事活动会更加频繁。